百词典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时间: 2025-07-29 16:05:20

诗句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

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05:20

原文展示: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作者: 宋之问 〔唐代〕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
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白话文翻译:

在这晦日的高楼上眺望,山川景色如春天的一半。
我的心情随着蓂叶的凋零而消散,愁苦却与新柳相伴。
在龙日的节日里投笔写诗,欢愉地迎接晨鸟的到来。
我独自一人,心情恍惚似醉,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晦节: 指农历的最后一天,通常指阴历的最后一日。
  • 高楼: 指高大的楼台,象征高远的视野和心境。
  • 蓂叶: 蓂是植物名,叶子象征生命的消逝。
  • 投刺: 投笔,意为写诗或作画。
  • 龙日: 指农历的龙年日子,象征吉利的日子。
  • 兀然: 独自、孤独的样子。
  • 吾身: 自己的身体,这里指自己。

典故解析:

  • “投刺登龙日”中的“登龙日”可见于古代文人对吉兆的寄托,古人认为龙是祥瑞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子文,号南华,唐代诗人,擅长咏怀和山水诗。其作品风格典雅,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都督的宴会上,正值农历晦日,作者与友人共同聚会,借此良辰美景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楼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日景象,却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首句“晦节高楼望”写出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时间背景,既是对美景的眺望,也是对生活的思考。接下来的“山川一半春”,则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融入诗中,给人以希望。

然而,随着“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的描写,诗人情绪的转折逐渐显现。蓂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而新柳的生长又带来了一丝愁苦,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始显露。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则表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愉悦与自由,迎接晨鸟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灵感。最后一句“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则是诗人对自身存在的沉思,仿佛在美好的自然与创作中忘却了自己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我存在的迷惘。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与思考,使得作品既有外在的美感,又有内在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晦节高楼望:在这阴历的最后一天,我登上高楼,向远方眺望。
  2. 山川一半春:从高处看去,山川的景色中透出一半的春光,春意盎然。
  3. 意随蓂叶尽:我的心情随着蓂叶的凋零而消散,象征着生命的逝去。
  4. 愁共柳条新:愁苦的心情与新柳的生长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5. 投刺登龙日: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挥笔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6. 开怀纳鸟晨:心情愉悦地迎接晨鸟的歌唱,象征着新生与灵感。
  7. 兀然心似醉:我独自坐着,心情恍惚,似醉般迷茫。
  8. 不觉有吾身:在这醉意中,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体现了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蓂叶的凋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愁苦。
  • 对仗:如“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对仗工整,展现了诗歌的音律美。
  • 拟人:柳条新生,似乎在与诗人共愁,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创作灵感的渴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思考的高度与视野的开阔。
  • :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蓂叶: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 柳条:新生的象征,暗示着希望与忧愁的交织。
  • 鸟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灵感的到来。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错,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晦节”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初一
    B. 农历最后一天
    C. 春节
    D. 清明节

  2. 诗中“投刺”意指什么? A. 投笔写诗
    B. 投掷武器
    C. 进行祭祀
    D. 进行钓鱼

  3. 诗人感叹“意随蓂叶尽”的意思是什么? A. 表达心情轻松
    B. 表达时光流逝的无奈
    C. 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D. 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以高楼为背景,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豪情,而《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 《庐山谣》:通过山水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宋之问的诗歌相似,但更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之问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浙江夜宿 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寄远 送僧归闽中旧寺 湘川吊舜 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 赠别空公 宿贾岛原居(一作寻贾岛原东居)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 幽上留别令狐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核磁共振 委重投艰 走字旁的字 穿一条裤子 鱼目混珍 十步香草 一字旁的字 包含浮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锦囊佳制 刊琢 塘卒 打地铺 力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心寒胆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