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06
湘川吊舜
作者: 马戴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在苍梧山间,我对舜的哀悼情深意切。
夕阳西下,波光却似乎凝固不动。
九疑山上的云彩摇曳着影子,旷野中竹林如同成排。
大雁聚集在芦苇荡上,猿猴在雾露笼罩的山中悲鸣。
南风吹来,带着早晨的怨恨,瑶瑟发出长久的叹息。
究竟谁能问起这元化之事,天门的恨意早已久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舜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明君,传说他在苍梧去世。诗中表达对舜的哀悼,反映了对历史和古代文化的敬仰。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子达,号青溪,生于约公元710年,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湘川吊舜》创作于马戴游历湘川时,因对舜帝的历史传说产生感慨,结合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湘川吊舜》通过对舜帝的哀悼,展现了一种对古代明君的崇敬与思考。诗中运用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通过夕阳、波光、云影、竹林、雁鸣、猿啼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开篇即引入“伊予生好古”,表明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而“吊舜苍梧间”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对舜帝的追怀。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接下来的“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自然元素的变化与静态的竹林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最后的“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则通过音乐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无法逆转的哀伤,“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更是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舜帝的哀悼,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的是哪个古代传说的地名?
“南风吹早恨”的意思是: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哀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湘川吊舜》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