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芭蕉》

时间: 2025-05-04 10:33:24

诗句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24

原文展示: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白话文翻译:

芭蕉的心完全展开了新枝,新的卷曲与新的心意暗中已经跟随。 我愿意学习这新的心意来培养新的德行,随即随着新叶的展开获得新的知识。

注释:

  • 芭蕉心:指芭蕉叶的中心部分,这里比喻为新的开始或新的心意。
  • 新枝:比喻新的发展或新的方向。
  • 新卷新心:新的卷曲和新的心意,比喻新的变化和新的思想。
  • 新德:新的德行或品德。
  • 新叶:比喻新的知识或新的见解。
  • 新知:新的知识或新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道德修养和教育方面有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追求新知识、新德行的愿望,反映了张载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张载提倡“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道德水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芭蕉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新知识和新德行的追求。芭蕉心的展开和新枝的生长,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发展。作者愿意学习这种新的心意,以培养新的德行,这体现了张载对个人修养的重视。随着新叶的展开,作者希望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这反映了张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芭蕉心尽展新枝”,通过芭蕉心的展开,比喻新的开始和新的发展。
  • 第二句“新卷新心暗已随”,新的卷曲和新的心意暗中已经跟随,表达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思想。
  • 第三句“愿学新心养新德”,作者愿意学习这种新的心意,以培养新的德行,体现了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 第四句“旋随新叶起新知”,随着新叶的展开,作者希望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芭蕉心的展开和新枝的生长,比喻新的开始和新的发展。
  • 拟人:将芭蕉心和新枝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新知识和新德行,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通过芭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心:新的开始或新的心意。
  • 新枝:新的发展或新的方向。
  • 新卷新心:新的变化和新的思想。
  • 新德:新的德行或品德。
  • 新叶:新的知识或新的见解。
  • 新知:新的知识或新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芭蕉心尽展新枝”中的“芭蕉心”比喻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新的心意 C. 新的发展 D. 新的方向

  2. 诗中“愿学新心养新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学习新的知识 B. 培养新的德行 C. 追求新的思想 D. 展开新的发展

  3. 诗中“旋随新叶起新知”中的“新叶”比喻什么? A. 新的知识 B. 新的见解 C. 新的理解 D. 新的发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重视。
  • 王阳明的《传习录》:强调知行合一,提倡通过实践来提升个人品德。

诗词对比:

  • 张载的《芭蕉》与朱熹的《观书有感》都表达了作者对新知识和新德行的追求,但张载更强调通过学习来培养新的德行,而朱熹则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乐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张载集》:收录了张载的主要著作和诗文,是了解张载思想的重要资料。
  • 《宋明理学》:介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家的贡献,有助于理解张载的思想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游横山园悼李舒章 少年游 其二 寄项嵋雪 少年游 其一 寄项嵋雪 少年游 其八 少年游·重阳过後 少年游 三月二十六日,检历,知春尽 少年游•春恨 少年游 晓别 少年游 次韵 少年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珍味佳肴 飠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出榜安民 遒谨 单人旁的字 早律 豸字旁的字 白皙 挝耳挠腮 相辅相成 公谒 六开头的成语 飘然若仙 包含句的词语有哪些 内阁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