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发》

时间: 2025-05-02 12:58:52

诗句

白发千梳书景暄,鸟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8:52

原文展示: 白发千梳书景暄,鸟瓶一啜夜窗寒。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白话文翻译: 白发经过千次的梳理,映衬着温暖的阳光;夜晚独自品茶,窗外透着寒意。在庙堂上勤奋苦读,回到茅斋则享受宁静,人心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是如此不同。

注释:

  • 白发:指年老。
  • 千梳:形容梳理次数多,比喻时间的流逝。
  • 书景暄:书本与温暖的阳光。
  • 鸟瓶:指茶壶,因形状似鸟而得名。
  • 一啜:一口饮下。
  • 庙堂:指朝廷,这里代表公共事务或官方场合。
  • 茅斋:简陋的书房,代表私人空间。
  • 人心:人的心态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学说主张“气本论”,强调实践和道德修养。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和环境下的心态变化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载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不同生活环境和心态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庙堂与茅斋的不同氛围,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和环境下的心态变化的深刻理解。首句以“白发千梳”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而“书景暄”则带来一丝温暖和宁静。次句“鸟瓶一啜夜窗寒”则通过夜晚的孤独品茶,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庙堂勤苦与茅斋静谧的对比,强调了人心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环境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发千梳书景暄”:白发象征年老,千梳表示时间的流逝,书景暄则带来一丝温暖和宁静。
  2. “鸟瓶一啜夜窗寒”:夜晚独自品茶,窗外透着寒意,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的感慨。
  3. “庙堂勤苦茅斋静”:庙堂代表公共事务或官方场合,勤苦表示努力工作;茅斋则代表私人空间,静谧表示宁静。
  4. “不见人心是两般”:人心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是如此不同,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环境的深刻洞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庙堂与茅斋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变化。
  • 象征:白发象征年老,鸟瓶象征孤独品茶。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心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通过对比庙堂与茅斋的不同氛围,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和环境下的心态变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 鸟瓶:象征孤独品茶和夜晚的孤独感。
  • 庙堂:象征公共事务和官方场合。
  • 茅斋:象征私人空间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发千梳”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健康 D. 疾病
  2. “鸟瓶一啜夜窗寒”中的“鸟瓶”指的是什么? A. 酒壶 B. 茶壶 C. 花瓶 D. 水壶
  3. 诗中的“庙堂勤苦茅斋静”反映了什么? A. 工作与休息的对比 B. 公共与私人的对比 C. 勤奋与懒惰的对比 D. 寒冷与温暖的对比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敦颐的《爱莲说》:探讨人性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程颢的《秋日偶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张载的《白发》与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探讨了人性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张载的学说和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隔帘听歌 陌上桑 残雪 江村寒食 闻雪坡将还吴门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 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二首) 怀悼朱秦仲总制 寄杨铁厓 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普开头的成语 略知皮毛 折文旁的字 麇至沓来 锋镝余生 靑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七满八平 心旷神飞 麥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朽戈钝甲 衔牌 草豆蔻 西笑 叫苦连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