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2
冬春如过隙,秋老尚羁栖。
久暂吾何择,荣枯理亦齐。
裹粮师白石,行药想丹梯。
日话黄冠侣,三茅近弗迷。
冬天和春天如同在瞬间流逝,秋天虽然已老却仍旧留恋栖息。
长久的停留我该如何选择,荣华与枯萎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裹着粮食的白石山,行药的想象像是丹霞的梯子。
每天谈论着黄冠的伴侣,三茅的境界近乎迷惑。
陈鹏年,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其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本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频繁,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漫兴 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冬春的流转和秋天的衰老,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首句“冬春如过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快速流逝,随后引出对秋天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知。诗中提到“久暂吾何择”,似在探讨人生的选择与纠结,揭示出人在面对荣华与衰败时的无奈与平静。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裹粮师白石”仿佛描绘出一种安稳而踏实的生活状态,而“行药想丹梯”则带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寻。最后两句提到的“日话黄冠侣,三茅近弗迷”,则表达了人们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且富于变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探讨。
诗中“冬春如过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哀伤
C. 无奈
D. 迷惑
“裹粮师白石”中的“白石”可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安稳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D. 道教的信仰
诗中提到的“三茅”指代的是?
A. 一种植物
B. 道教圣地
C. 一种药物
D. 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 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