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1:04
南乡子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相见靥双嫣,红洗秋妆晚更妍。
谁画长眉青入鬓,连娟,难得天然是偶然。
移近晚晴边,微袭秋衣淡淡烟。
欲问经年多少恨,无言。
修到天怜可自怜。
这首词描绘了相见时那双靥笑得如花般美丽,红妆洗去后,秋天的妆容更显妍丽。谁能画得出那长长的眉毛与青丝相连,宛如天生,实属难得的偶然。走到晚晴的边上,微微袭来的秋衣像淡淡的烟雾。想要问这些年间积累了多少怨恨,却无言以对。经过修炼,天也怜惜,自己也能怜惜。
本词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往感情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思念。
《南乡子》是一首典雅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人物的情感。词中开头两句以“靥双嫣”引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美丽,仿佛让读者感受到她笑容中的温暖和活力。接着“红洗秋妆晚更妍”,不仅展示了秋季的妆容之美,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美的转瞬即逝。
“谁画长眉青入鬓,连娟,难得天然是偶然。”这一句则转向对美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美的珍贵与偶然之性。此处的“天然”不仅指外貌的美丽,也暗示了情感的自然流露。
“移近晚晴边,微袭秋衣淡淡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秋衣的“淡淡烟”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的微妙情感。
最后两句“欲问经年多少恨,无言。修到天怜可自怜。”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追忆与思考。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美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体现了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无奈和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靥双嫣”指的是:
作者通过哪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感情的无奈?
词中提到的“秋衣”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