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1:43
萧条新湖秋,霜落洲渚洁。
莲垂兰杜死,菖莆见深节。
惨澹沙砾姿,清波侣群鸭。
往时吴兴守,看画忆苕霅。
为仪尚不污,孤高比云月。
闻在雪堂时,满堂唯画雪。
在萧条的新湖秋天,霜降时洲渚变得洁白。
荷花低垂,兰花已然枯萎,菖蒲的根茎在水中显得格外深沉。
沙砾的姿态显得惨淡而清冷,清波中游弋着一群鸭子。
往日吴兴的守将,看到这幅画时,不禁想起了苕溪的情景。
虽然仪态仍然不受污染,孤高的身姿却仿佛与云月相媲美。
听说在雪堂的时候,满屋子里都是雪的画作。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8-1129),字子华,号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往事的追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通过艺术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新湖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开头几句以“萧条新湖秋”引入,营造出一幅秋天寒冷、清幽的画面。霜降之后,洲渚洁白,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以莲花、兰草和菖蒲等植物的枯萎,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在描绘“惨澹沙砾”的同时,诗中又引入“清波侣群鸭”,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显示出秋天虽冷清但仍有生机的景象。接下来的“往时吴兴守”,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回忆,诗人通过画作唤起了昔日的情景,使得情感更加深邃。
最后两句“为仪尚不污,孤高比云月”,则将诗的意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孤高与典雅。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时光以及记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传达出一种孤高而典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兴”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描绘“莲垂兰杜死”,表现出秋天的___。
判断题:诗中“清波侣群鸭”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