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7:01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其二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谁谓过残腊,馀寒遂有涯。
雪来风益横,冰着雨还加。
万里隋堤絮,千山庾岭葩。
袁门晨尚闭,剡艇夜应拿。
百蛰犹含土,群芳敢放芽。
娇红还玉茗,新绿借金沙。
力胜榴花酒,功高雀舌茶。
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
好放朝阳出,休从宿雾遮。
青腰诚念我,明日变霜华。
谁说腊月已经过去,剩下的寒冷还是有限的呢?
当雪来时,风势更加猛烈,冰冻的雨水也增加。
万里隋堤的柳絮飞舞,千山庾岭的花儿绽放。
袁门的早晨还关着,剡溪的小船在夜里应该被拿起。
百蛰仍然含着泥土,群芳怎敢早早发芽?
娇嫩的红花还要依赖玉茗,新绿的嫩芽借助金沙。
力量胜过榴花的美酒,功劳高过雀舌的茶。
人心忧愁得很,天意究竟想要如何?
最好是让朝阳升起,不要让宿雾遮挡。
青腰真诚地思念我,明天就会变化成霜花。
王之道,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诗作多描绘春夏秋冬的变化,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寒的残留与即将到来的春暖,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心忧愁的感叹。
王之道的《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其二》以春天的残雪为起点,展现了春季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了冬季与春季交替的美丽景象,既有寒冷的残留,也有春花的绽放。通过“谁谓过残腊,馀寒遂有涯”的疑问句,诗人向读者提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出春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寒冷的考验。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里隋堤絮”和“千山庾岭葩”,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显示出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尤其是在“娇红还玉茗,新绿借金沙”的对比中,诗人通过色彩的运用,展示了春天的生动。
同时,诗人也不忘人心的忧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最后两句“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好放朝阳出,休从宿雾遮”点明了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春寒料峭中,诗人期盼阳光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人心的忧愁与对未来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敏感与热爱。
诗中“谁谓过残腊”的意思是?
A. 腊月已经结束
B. 腊月仍寒冷
C. 腊月已经温暖
D. 腊月是最冷的
“娇红还玉茗,新绿借金沙”中提到的“玉茗”指的是?
A. 新芽
B. 茶叶
C. 花朵
D.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