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禁中瑞竹同本异茎》

时间: 2025-05-06 03:00:20

诗句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

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20

原文展示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白话文翻译

两根孤竹,都是君子,圣人自然知道它们的清白。即使把它们的奇特节操并列在一起,又何必去提及首阳山的名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竹:指的是独立的竹子,象征孤高和清白之志。
  • 二君子:竹子在古代被视为君子,形容它的品德高尚。
  • 圣人:指明智的人,通常是指古代的贤者或哲学家。
  • 奇节:指竹子的节,特指其独特的品德。
  • 首阳名:首阳山是古代名山,象征名声和地位。

典故解析:

  • 首阳山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作为隐士或君子所居之地,代表了高洁的品德和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皋,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追求高洁的品德,并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梅尧臣的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他通过孤竹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强调内在的品德比外在的名声更为重要。

诗歌鉴赏

《禁中瑞竹同本异茎》通过孤竹的形象,反映出诗人对品德和名声的思考。孤竹的“二君子”象征着高洁的品德,诗中提到的“圣人知独清”表达了贤者对这种品德的认可和赞赏。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内在品质的独立和清白,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名声。尽管竹子的节操是奇特的,但在诗人看来,它并不需要与首阳山的名声相提并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一诗作不仅展示了梅尧臣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价值观。诗中的孤竹给人以清新、独立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意象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而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竹二君子”:指两根独立的竹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圣人知独清”:明智的人能够识别它们的清白和独立。
  • “但将奇节并”:即使把这两根竹子的独特节操相提并论,
  • “何用首阳名”:又何必提及首阳山的名声,强调品德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君子,表达人格高尚的品德。
  • 对仗:整首诗结构简洁,前后两句形成呼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内在品德的重要性,认为高洁的品德自有其价值,而不必依赖外在的名声来证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竹:象征独立、高洁的品德。
  • 君子:代表高尚的人格理想。
  • 圣人:象征智慧和理智。
  • 奇节:象征独特的品德与气质。
  • 首阳名:象征外在的声誉和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竹”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高洁的品德
    • C. 财富
  2. 诗人认为“圣人”能识别什么?

    • A. 名声
    • B. 内在的清白
    • C. 权势
  3. 诗中提及的“首阳名”代表什么?

    • A. 隐士的生活
    • B. 外在的名声
    •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竹里馆》:描写竹子的清幽和高洁。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禁中瑞竹同本异茎》和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强调品德与自然的结合,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人之品德的独立性,而陶渊明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梅尧臣诗集》

通过这些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禁中瑞竹同本异茎》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满庭芳 丹阳神光灿 满庭芳 老墙根访蔗山园看菊赠主人 满庭芳 西馆新阴,花枝可撷,匆匆不知春过半已。 满庭芳 重九 满庭芳 美国西北道上初冬 满庭芳 其六 代乡大夫报劝 满庭芳 满庭芳 答人问,缘甚出家,如何修炼 满庭芳 中元节途次蒙阴追悼亡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路长日暮 包含昔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实报实销 十口相传 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搴旗取将 寻踪觅迹 不理不睬 金字旁的字 志愿兵役制 皮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克暴 反裘负薪 爵结尾的成语 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许光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