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9:21
原文展示: 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 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 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 闲行坐闲松阴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白话文翻译: 僧侣的瓶锡与我相伴,更有一巾曾扫过十州的尘埃。 内心通达佛性已久,无障碍,口中虽不言儒家的言论,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吴越的江山已成为过去,而今我在伊嵩享受这风月。 闲暇时在松荫下漫步或静坐,应是因眼界开阔而常常笑对人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这首诗是邵雍赠给一位名叫圆益的僧人的诗卷,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佛理的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诗中“瓶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描绘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广泛游历,而“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则表达了作者对佛理的领悟和对儒家言论的超越。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一巾曾拂十州尘”中的“十州”指的是什么? A. 具体的地名 B. 广泛的地域 C. 僧人的头巾 答案:B
诗中“心通佛性久无碍”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深刻理解? A. 儒家思想 B. 佛理 C. 道家思想 答案:B
诗中“闲行坐闲松阴下”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悠闲 C. 悲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