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时间: 2025-05-07 06:46:08

诗句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

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08

原文展示: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邵雍 〔宋代〕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 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邵雍在诗中赞扬王仲贤郎中担任绛州太守的政绩。诗中提到王仲贤被任命为绛州太守,他的诗才并非虚夸。绛州的地理环境仍然保留着唐朝的草木,山川间仿佛升起了晋代的云霞。园池丰富,供他吟咏作诗,当地风俗淳朴,几乎没有诉讼案件。王仲贤上任后,民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的忠诚和努力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绛:指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
  • 铜虎:古代官员的印章,形状如虎,这里指官职。
  • 浪夸:虚夸,不实之夸。
  • 唐草木:指唐朝时期的自然景观。
  • 晋云霞:指晋代的云霞,比喻历史悠久。
  • 园池:指园林池塘,这里指自然环境。
  • 吟供笔:指诗人以吟咏为乐,以笔墨为伴。
  • 风俗淳:指民风淳朴。
  • 讼到衙:指诉讼案件。
  • 下车:指官员上任。
  • 民受赐:指民众得到好处。
  • 官家:指朝廷。

典故解析:

  • 铜虎:古代官员的印章,形状如虎,这里指官职。
  • 唐草木、晋云霞:比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邵雍对王仲贤郎中担任绛州太守的政绩的赞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对王仲贤郎中担任绛州太守的政绩的赞扬。王仲贤在绛州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民风淳朴,几乎没有诉讼案件,邵雍因此写诗赞扬他的政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仲贤郎中政绩的赞扬,展现了邵雍对清廉官员的敬佩之情。诗中“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一句,既描绘了绛州的自然风光,又暗喻了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则进一步展现了王仲贤治理下的绛州,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最后两句“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直接表达了邵雍对王仲贤的敬佩和对其政绩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邵雍的诗歌才华和对清廉官员的敬佩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
    • 解析:王仲贤被任命为绛州太守,他的诗才并非虚夸。
  2. 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 解析:绛州的地理环境仍然保留着唐朝的草木,山川间仿佛升起了晋代的云霞。
  3.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
    • 解析:园池丰富,供他吟咏作诗,当地风俗淳朴,几乎没有诉讼案件。
  4.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 解析:王仲贤上任后,民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的忠诚和努力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唐草木”、“晋云霞”比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对仗:“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主题思想:

  •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王仲贤郎中政绩的赞扬,展现了邵雍对清廉官员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唐草木:指唐朝时期的自然景观,象征历史悠久。
  • 晋云霞:指晋代的云霞,比喻历史悠久。
  • 园池:指园林池塘,这里指自然环境。
  • 风俗淳:指民风淳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邵雍在这首诗中赞扬了谁的政绩? A. 王仲贤 B. 邵雍自己 C. 其他官员 D. 无名官员 答案:A

  2. 诗中“地土尚传唐草木”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绛州的地理环境仍然保留着唐朝的草木 B. 绛州的草木都是唐朝时期的 C. 绛州的草木非常古老 D. 绛州的草木非常茂盛 答案:A

  3. 诗中“风俗淳无讼到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绛州的风俗非常淳朴,几乎没有诉讼案件 B. 绛州的衙门非常繁忙 C. 绛州的民众都非常喜欢诉讼 D. 绛州的衙门非常冷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

诗词对比:

  •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后篇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二十 杨柳枝 / 柳枝词 武夫词 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闻道士弹思归引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鲛帐 斗志 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娟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戚颜 口字旁的字 坚甲利刃 孤行一意 教本 孔席不适 反文旁的字 卧而治之 槿艳 千金难买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