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江南 其三 寄外》

时间: 2025-05-03 23:04:42

诗句

人去也,人去驿迢遥。

曲曲琴心弦上语,斑斑情泪镜中潮。

谁寄与红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04:42

原文展示:

人去也,人去驿迢遥。
曲曲琴心弦上语,斑斑情泪镜中潮。
谁寄与红绡。

白话文翻译:

人已经离去,离开得很遥远。
那曲折的琴声在心头弹奏着呢喃,
泪水在镜子中泛起了波潮。
谁能将这红色绡帕寄给他呢?

注释:

  • 人去也:表示人已经离开。
  • 驿迢遥:驿站远且遥远,指离别的距离。
  • 曲曲琴心:形容琴声曲折动人,像是心中的情感在诉说。
  • 弦上语:指在琴弦上所表达的情感。
  • 斑斑情泪:形容泪水斑斑,表达思念与伤感。
  • 镜中潮:镜子中的泪水如潮水般汹涌,形容思念之深。
  • 谁寄与红绡:询问谁能够将心中的思念寄托于红绡帕上。

典故解析:

“红绡”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思念和情感寄托。在古代,绡帕是女子用于装饰与传情之物,寄托了诗人对离去之人深切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我佩,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情感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忆江南 其三 寄外》展现了浓厚的离愁别绪。开篇直接点出“人去”,既是对远方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接下来的“曲曲琴心弦上语”,则通过音韵的优美,传达出诗人心中无尽的情感,琴声如同心声,诉说着对离人的依恋。情感的深度在“斑斑情泪镜中潮”中得到了更为鲜明的体现,泪水的波潮象征着思念的汹涌澎湃,隐含着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苦楚。最后一句“谁寄与红绡”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升华,呼唤着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人或物,形成一种无奈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内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去也,人去驿迢遥”:直接表明离别的事实,情感的孤独感随之而来。
    • “曲曲琴心弦上语”:琴声如心声,表达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斑斑情泪镜中潮”:泪水象征着思念,情感的深度通过视觉意象得以体现。
    • “谁寄与红绡”:表达了对情感寄托的渴望,进一步突出离别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心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琴心与心情相连,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使得整体结构和谐,富有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深邃,表现了诗人对往日情感的执念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 泪水:表达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 红绡:象征情感的寄托与希望,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驿迢遥”意指: A. 驿站很近
    B. 驿站遥远
    C. 驿站热闹
    D. 驿站安静

  2. “曲曲琴心”中,“曲曲”形容的是: A. 直线
    B. 曲折
    C. 平坦
    D. 磨损

  3. 诗中提到的“红绡”代表: A. 失落
    B. 思念
    C. 欢喜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忆江南 其三 寄外》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直接,使用了月亮作为思念的媒介,而《忆江南 其三 寄外》则通过琴声与泪水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赵我佩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思念的艺术: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思越人 思越人 思越人 孙鸿士双山游屐图,次孙葆光韵 思越人 七夕 思越人 思越人•题余氏女子绣西子浣纱图,同程村、阮亭作 思越人•高轩过 思越人(题挟弹人) 尉迟杯 春暮别褚又梅、金丽生,秋始相见。余又将出游,用美成韵留别 尉迟杯 以荞为千丝汤饼,成都治之最精,顾无表微者,赋之诒好事者品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琅琅上口 附死 办装 私字儿的字 所开头的成语 雨帘 一丝不紊 兵败将亡 锥处囊中 卑结尾的成语 团挛 得窥门径 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中下怀 旡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欠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