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9:14
原文展示:
伏波老子缚长虬,典护兰闱更两秋。学问只从苗脉看,辞章不响语言求。俱称脚迹门生好,无复颜行执事羞。夹袋中间富人物,更须为国贡琳球。
白话文翻译:
伏波将军般的英雄,束缚着长龙般的敌人,守护着兰闱已经两年。学问如同观察植物的苗脉,不求华丽的辞藻。都说门生的成就好,不再因执事而感到羞愧。夹袋中装满了杰出的人物,更应该为国家贡献珍贵的宝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擅长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吴泳为某位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祝寿而作,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对其英勇和贡献的赞扬,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一位英勇官员的赞扬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诗中“伏波老子缚长虬”一句,以伏波将军的英勇形象,比喻这位官员的英勇和能力,而“典护兰闱更两秋”则强调了其长期的忠诚和守护。后文通过对学问和辞章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对实质而非形式的重视。最后两句,通过“夹袋中间富人物”和“更须为国贡琳球”,强调了这位官员身边有许多杰出人物,并期望他们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勇和贡献的赞扬,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英勇和贡献的赞扬,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对一位英勇官员的赞扬,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伏波老子缚长虬”一句,比喻了什么? A. 英勇的将领 B. 战胜强大敌人 C. 守护重要职责 D. 学问的基础
“典护兰闱更两秋”中的“兰闱”指的是什么? A. 重要的职位 B. 学问的基础 C. 战胜强大敌人 D. 英勇的将领
诗中“辞章不响语言求”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华丽的辞藻 B. 实质而非形式 C. 学问的基础 D. 英勇的将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