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迟赴登封丞》

时间: 2025-05-09 00:33:02

诗句

昔我过嵩阳,秋高日重九。

晨邀同行客,共举登高酒。

藤鞋生胼胝,一览河山富。

封坛土消尽,中夜扪星斗。

下山双足废,欲上知难又。

回首烟云中,隐约见岩岫。

未老约来游,何意七十後。

吾儿性静默,丞邑山路口。

秋暑山尚烦,冬雪山方瘦。

春山利游观,安舆即迎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02

诗词名称: 送迟赴登封丞

作者: 苏辙〔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昔我过嵩阳,秋高日重九。
晨邀同行客,共举登高酒。
藤鞋生胼胝,一览河山富。
封坛土消尽,中夜扪星斗。
下山双足废,欲上知难又。
回首烟云中,隐约见岩岫。
未老约来游,何意七十後。
吾儿性静默,丞邑山路口。
秋暑山尚烦,冬雪山方瘦。
春山利游观,安舆即迎父。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路过嵩阳,在重阳节那天,秋高气爽。清晨时分,我邀请同行的朋友,共同举杯畅饮登高的美酒。鞋子磨出了厚厚的茧,极目远眺,山河壮丽。封坛的土已经消失,半夜里我摸索着星斗。下山后双脚疲惫,想再登高却知道困难重重。回头望去,烟云之中,隐约可见山岩的轮廓。未老之时约定再来游玩,怎知已过七十余年。我的儿子性情沉静,正好在丞邑的山路口。秋天的暑气依然让人烦闷,冬天的雪山又显得瘦削。春天的山景适合游览,愿乘坐安舆来迎接父亲。

注释:

  • 嵩阳:指嵩山,位于河南省,是道教名山。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象征长寿。
  • 藤鞋:用藤条编织的鞋,常用于登山。
  • 胼胝:指脚上磨出的茧。
  • 封坛:祭坛,古时祭天的地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与书法家,李白、杜甫等人的诗风影响深远。他以理性、直率的风格著称,且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赴登封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带有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游嵩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晨邀同行客”到“下山双足废”,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反映了人从年轻到老的过程。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短暂。特别是在“未老约来游,何意七十後”一句,诗人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过去的约定似乎遥不可及。整首诗运用典雅的语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描写,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我过嵩阳,秋高日重九。”:回忆自己在重阳节时的游历,气候宜人。
    • “晨邀同行客,共举登高酒。”:邀请朋友共享美好时光,举杯畅饮。
    • “藤鞋生胼胝,一览河山富。”:爬山所带来的疲惫,但同时也享受了壮美的风景。
    • “封坛土消尽,中夜扪星斗。”:祭坛的土已消失,夜晚对星空的探寻显得渺小。
    • “下山双足废,欲上知难又。”:下山后感到疲惫,想再登却知难。
    • “回首烟云中,隐约见岩岫。”:回头望去,山的轮廓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 “未老约来游,何意七十後。”:曾约定未老时再游,没想到已过七十。
    • “吾儿性静默,丞邑山路口。”:提到自己的儿子,性情沉稳。
    • “秋暑山尚烦,冬雪山方瘦。”:描绘季节变化中的山景。
    • “春山利游观,安舆即迎父。”:春天的山适合游览,愿乘坐安舆迎接父亲。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人的祝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以山水作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

意象分析:

  • 嵩阳:象征着高远和壮丽,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重阳:代表着长寿与团聚,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 藤鞋与胼胝: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努力。
  • 星斗: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人曾经约定在什么时光再来游玩?

    • A. 七十年前
    • B. 未老时
    • C. 年轻时
    • D. 春天
  3.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 A. 山河、星斗
    • B. 大海、沙漠
    • C. 森林、湖泊
    • D. 雪山、草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山中问答》 - 王维
  •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而苏辙的《送迟赴登封丞》则更加个人化,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和子由渑池怀旧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次韵钱穆父 余将赴文登,过广陵,而择老移住石塔,相送 次韵黄鲁直赤目 归真亭 夫人阁四首 题王逸少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烟尘斗乱 君臣佐使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详当 豸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禁忌 泛浩摩苍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改良主义 主长 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肉结尾的成语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决不待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