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8:54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广室内嵌空,层峰外巍嵬。
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
古窦风肃肃,阴涧泉洄洄。
飞梁跨其间,上可陈尊罍。
爱凉复畏湿,当暑重裘来。
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忆昔建中初,国论几一回。
惜也祖荆舒,卒为清议排。
至今出牧地,姓字留苍崖。
踌躇增叹慨,日入禽声哀。
这座岩石的广阔室内空旷,外面的层层山峰巍峨耸立。
仰头望去,悬挂的石头让人惊骇;俯身踩下,湿滑的苔藓令人忧愁。
古老的洞窟中风声瑟瑟,阴暗的山涧中泉水潺潺流动。
飞梁横跨其间,正好可以摆放酒器。
爱凉却又怕潮湿,夏天的时候只好穿上厚重的裘衣。
那位名叫岩的,是谁呢?兄弟和弟子开创了这个地方。
回忆起建中初年,国家的议论几乎是一遍又一遍。
可惜的是祖荆舒,最终被清白的言论排挤出去。
直到如今,离开牧场的地方,姓氏依旧留在苍翠的崖壁上。
徘徊不前,感慨增多,夕阳西下,鸟鸣声哀怨。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东山,北宋末至南宋初期重要的诗人,曾任官职,文学成就卓越,尤其以诗歌和词作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游览曾公岩时,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与政治的思考。
《曾公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的诗。诗中,刘克庄通过对岩石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尤其是“仰视骇悬石,俯践愁滑苔”,生动地传达了面对自然时的震撼与畏惧。同时,诗中隐含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错,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对政治局势的反思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祖荆舒的提及,表明了诗人对清议的无奈与惋惜,显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历史的深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的无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祖荆舒”是谁?
A. 政治人物
B. 诗人
C. 学者
D. 商人
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哪些情感?
A. 恐惧与敬畏
B. 喜悦与欢快
C. 漠视与无情
D. 愤怒与绝望
“飞梁跨其间”中的“飞梁”指的是什么?
A. 桥梁
B. 山峰
C. 河流
D. 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而刘克庄的《曾公岩》则融入了更多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反思,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