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56
满江红·暮春
作者: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这首词的意思是:
我家住在江南,清明和寒食节已经过去。花径上经历了一场风雨,显得狼藉不堪。那些娇艳的花朵随着流水悄然逝去,园中的阴影渐渐变得深密。每年刺桐花都落尽,心中无力感叹。庭院安静,空自思念。无言之处,愁苦加深。害怕黄莺和燕子知道我的消息。这些日子我又在何处呢,彩云依旧没有踪影。只好无奈地羞愧于去高楼,满目平坦的碧绿。
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写的是春末夏初时节的感伤情绪,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紧密联系。刺桐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尺素”则引发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无奈和追忆。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情感真挚,常常抒发个人情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心中愁苦之时,因国家的动乱和个人的失意,使得诗人常常感怀而作。
《满江红·暮春》以春末的情景为背景,蕴含着诗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开篇“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清明和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日,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和春天的结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花径、风雨的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迁,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易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这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部分,诗人更是通过“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无奈,情感逐渐深入,令人感同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自然的深刻体悟,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惋惜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折射出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尺素”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刺桐花”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辛弃疾更侧重于历史与个人的悲伤,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情与女性的细腻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