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27
忠州道中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清晨出发,遥望漫长的道路,苍凉的风景映衬着晨曦。
寒冷的藤条缠绕着古老的树木,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
小径上黄茅丛生,山峦与碧雾相连,显得昏暗而朦胧。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哪里敢谈论什么呢?只好任凭天地的变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忠州道中》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忠州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开篇“晨发瞻长路”,即刻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旅行状态,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冷清与人迹罕至的荒凉感。
在“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中,诗人通过对小路与山峦的描写,深化了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迷茫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则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升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顺其自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晨发瞻长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迷茫
B. 希望
C. 无奈
“寒藤萦古木”中的“寒藤”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冷清
C. 繁荣
诗人最后一句“任乾坤”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A. 生活的掌控
B. 顺其自然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孙承恩的《忠州道中》更强调旅途的孤独与人生的哲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突出山水的恬静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孙承恩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