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其八 感述丁酉七月》

时间: 2025-04-24 23:21:21

诗句

一介书生逢圣主。

十年谏草人争睹。

满目风波浑不顾。

思砥柱。

也曾独障狂澜住。

孤忠久被奸邪妒。

君恩深重难抛去。

明日辞官还上疏。

天应许。

白圭免受青蝇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21:21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其八 感述丁酉七月
一介书生逢圣主,
十年谏草人争睹。
满目风波浑不顾,
思砥柱,
也曾独障狂澜住。
孤忠久被奸邪妒,
君恩深重难抛去。
明日辞官还上疏,
天应许,
白圭免受青蝇污。

白话文翻译

一名普通书生遇到明君,
经过十年的劝谏,众人都想看看他的草稿。
眼前满是风波,他却浑然不顾,
想着自己如同砥柱,
曾独自抵挡狂澜。
孤独的忠诚常常遭受奸邪的嫉妒,
君恩如此深重,难以舍弃。
明天辞去官职,重新上疏,
愿天能应允,
让白璧不沾青蝇的污垢。

注释

  1. 一介书生:指普通的读书人。
  2. 逢圣主:遇到明君。
  3. 谏草:劝谏的草稿。
  4. 砥柱:比喻支撑、坚强的力量。
  5. 狂澜:指巨大的波涛,比喻动乱或危机。
  6. 孤忠:孤独的忠诚,指忠诚的人常常被孤立。
  7. 君恩:君主的恩德。
  8. 白圭:白色的美玉,象征高洁。
  9. 青蝇污:青蝇是污秽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季良,号惭愧,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其直言敢谏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尤其在明世宗时期积极参与政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丁酉年(公元1547年),当时夏言在政治上遭遇了种种困难,表达了他对忠诚与正直的坚持,以及对君主深厚恩情的感激。

诗歌鉴赏

此诗体现了夏言作为一名书生的自我认知和对政治的深刻思考。他以“书生”自谦,展现出对自己身份的清醒认识,同时又不失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在诗中,他将自己的忠诚比作“砥柱”,意在表达自己愿意为国家和君主的理想而拼搏,即使面临风波也不愿退缩,这种坚定的态度令人敬佩。

诗中提到“满目风波浑不顾”,表现了他在动荡政治环境中的冷静和坚定。即使身处险境,他依然心系国家,显示出其高尚的品德与情操。而“孤忠久被奸邪妒”,则暗示了他在朝中所遭遇的诽谤与孤立,这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却也增添了诗的悲壮感。

整首诗以辞官还上疏的决心作为结束,表达了他对忠诚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士人的气节与担当。最终,他希望“白圭免受青蝇污”,即希望自己的清白与高洁能够得到保全,不被污蔑与诽谤所侵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介书生逢圣主:普通书生有幸遇到明君,暗示了对君主的期望。
  2. 十年谏草人争睹:经过长时间的劝谏,其他人都想看他的建议,显示出他的努力与价值。
  3. 满目风波浑不顾:面对动荡局势,他却毫不在意,突显其淡定从容的态度。
  4. 思砥柱:心中思念支撑国家的力量,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5. 也曾独障狂澜住:回忆自己曾经独自抵挡风波,表明他曾有过的光辉时刻。
  6. 孤忠久被奸邪妒:表达了他作为忠臣的孤独与遭受的嫉妒。
  7. 君恩深重难抛去:君主的恩情深厚,难以割舍,体现了他的忠诚。
  8. 明日辞官还上疏:计划辞去官职,继续上疏表达意见,显示出他对理想的坚持。
  9. 天应许,白圭免受青蝇污:希望得到天意的眷顾,保持自己的清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忠诚比作“砥柱”,深刻形象。
  • 对仗:如“孤忠”与“奸邪妒”,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的坚定信念,以及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显示出高尚的品格和对君主深厚恩情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书生:象征着知识与理想。
  2. 砥柱:代表坚定与支撑。
  3. 狂澜:象征动荡与危机。
  4. 白圭:象征纯洁与高尚。
  5. 青蝇:象征污秽与嫉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砥柱”比喻什么?

    • A. 忠诚
    • B. 支撑
    • C. 动荡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明日辞官还上疏”表达了作者对__的坚持。 答案:理想

  3. 判断题:诗中“孤忠久被奸邪妒”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的自豪感。

    •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
  • 《出塞》(王昌龄):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词对比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理想,但更多的是个人的失落感。
  • 《登高》(王之涣):同样描绘了对理想与境遇的感悟,但更注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提供明代诗词的经典作品。
  • 《古代诗词鉴赏》:有关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 其三 似之、申伯、叔阳皆作,再次前韵 感皇恩(自寿) 感皇恩 感皇恩•咏镜 感皇恩(寿) 感皇恩 感皇恩 感悟 感皇恩(送晁别驾赴朝) 感皇恩 题沈竹斋明经淑配阮媚川夫人遗集 感皇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线密度 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迎奸卖俏 户字头的字 包含蹄的成语 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到拈来 提掇 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调职 英英玉立 先鸣 谨能胜祸 愧负 炮筒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