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新柳》

时间: 2025-04-22 13:57:25

诗句

半吐流苏蘸水面,弄愁一缕青丝短。

小阁春寒帘不卷。

风冉冉,纤柔未许莺儿串。

可是江南风景晏,嫩黄初破春潮溅。

此日章台人近远。

芳草岸,渐垂长带教侬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57:25

原文展示:

渔家傲 新柳
作者: 李雯 〔清代〕

半吐流苏蘸水面,弄愁一缕青丝短。
小阁春寒帘不卷。风冉冉,纤柔未许莺儿串。
可是江南风景晏,嫩黄初破春潮溅。
此日章台人近远。芳草岸,渐垂长带教侬绾。


白话文翻译:

半开的柳丝轻轻浸入水面,撩拨着一缕愁绪的青丝。
小阁楼里春寒袭人,帘子仍未卷起。微风轻拂,娇柔的春色还未允许黄莺飞舞。
可如今江南的风景恰到好处,嫩黄的柳芽初露,春潮轻轻拍打着岸边。
今天在章台的人们或远或近,芳草岸边,柳枝渐垂,恰似在教我把发绾起。


注释:

  • 流苏:指柳树的枝条,形似流苏,代表春天的生机。
  • 青丝:指女子的长发,常用以象征青春与美丽。
  • 小阁:小楼阁,表示私密的空间,可能是女子居住的地方。
  • 春寒:春天的寒意,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
  • 莺儿:黄莺,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章台:古代指供游乐的台子,常与恋爱和离别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于后世,体现了清代女性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语言清新,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背景可以想见是作者在春天的某个午后,面临自然景色的感悟与生活情感的交织。诗中描绘的江南春景,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渔家傲 新柳》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蕴含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诗中的意象鲜明,流苏、青丝、小阁、春寒等词汇,绘制出一幅春日的江南图景,展现了春天的柔美和生机。开头“半吐流苏蘸水面”,描绘出春柳轻柔的姿态,给人以温柔的感受,而“弄愁一缕青丝短”则通过青丝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柔情。

接着“风冉冉,纤柔未许莺儿串”,描绘出了一种温柔而又未完全放开的春意,春寒犹存,黄莺尚未飞来,似乎在暗示春天的迟迟不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渴望。后半部分“可是江南风景晏,嫩黄初破春潮溅”则转向春天的美好,展现了江南的柔美风景和春天的欢愉。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细腻柔情的一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吐流苏蘸水面:描绘柳树的枝条轻轻垂落,轻触水面,生动形象。
  2. 弄愁一缕青丝短:青丝象征女子的柔情,表达了内心的愁苦。
  3. 小阁春寒帘不卷:小阁楼内的寒意,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
  4. 风冉冉,纤柔未许莺儿串:描绘春风轻拂,黄莺尚未飞来,表现春天的迟滞。
  5. 可是江南风景晏:转折,描绘江南春天的美好。
  6. 嫩黄初破春潮溅:嫩黄的柳芽初露,春潮轻拍,表现春天的生机。
  7. 此日章台人近远:章台意象,象征着人们的聚散。
  8. 芳草岸,渐垂长带教侬绾:描绘岸边芳草与柳带的情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流苏,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柳枝等赋予人性,体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近远”与“长带”,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江南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的细腻与温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苏: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柔美。
  • 青丝:代表青春、爱情与愁苦。
  • 小阁:私密空间,承载着情感与回忆。
  • 春寒:体现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到来,象征生活中的期待与不安。
  • 江南:美丽的自然与文化的象征,提供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苏”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枝条
    B. 一种织物
    C. 花瓣
    D. 诗人的发丝

  2. 诗中“青丝”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青春与美丽
    C. 友情
    D. 自然的美好

  3. “小阁春寒帘不卷”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温暖舒适
    B. 寒冷的春天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夜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表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意象细腻且情感丰富。
  • 杜甫的《春望》则在描绘春天的美好时,蕴含了对国家与民生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李雯的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柳与春: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折杨柳歌 其三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枝词戏赠朱文昭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苟延一息 飞必冲天 灵风 浮文套语 豆字旁的字 鼓脑争头 牙字旁的字 某人 片字旁的字 穷幽 翕习 鼓鼓囊囊 父字头的字 见字旁的字 贪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