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4
穷冬太学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
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
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
在寒冬的太学中,我投身于槐树下的馆舍,荒废的亭子里草丛生长得正好。雪深得厉害,风筝在空中急速飞舞,湿润的柴火使得鼎上的歌声显得缓慢。我默默地坐着,不知与谁交谈,除了和尚,没有人能理解我。在匡庐的瀑布边,何时才能实现我的心愿呢?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作品来看,林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在寒冬时节创作,描绘了诗人在太学中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求学的艰难与对理想的追求。
《穷冬太学》通过描绘冬季的寒冷环境和诗人的孤独心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谊的渴望。开头两句“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设定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槐树与荒亭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沉寂。而“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置身于雪深的环境中,既有对外界的感知,又有内心的沉思。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一语道出了诗人的孤独,除了和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境,这反映了士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最后两句“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则是对理想的渴望与期待,诗人希望能在匡庐的瀑布旁实现自己的心愿,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内心孤独的反思,展现了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渴望。
选择题:诗人在哪个环境中学习?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匡庐”代表着诗人的_____。
判断题:诗人的孤独感仅仅体现在环境的描写中。(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