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穷冬太学》

时间: 2025-05-07 07:30:14

诗句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

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

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4

原文展示

穷冬太学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
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
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冬的太学中,我投身于槐树下的馆舍,荒废的亭子里草丛生长得正好。雪深得厉害,风筝在空中急速飞舞,湿润的柴火使得鼎上的歌声显得缓慢。我默默地坐着,不知与谁交谈,除了和尚,没有人能理解我。在匡庐的瀑布边,何时才能实现我的心愿呢?

注释

  • 投迹:投身于某个地方,这里指投身于太学。
  • 槐馆:槐树下的馆舍,指学校或读书的地方。
  • 荒亭:荒废的亭子,显示出环境的冷清。
  • :风筝,这里象征自由与远方。
  • :古代的炊具,这里指代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象征。
  • 匡庐:指匡庐山,山中有瀑布,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作品来看,林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寒冬时节创作,描绘了诗人在太学中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求学的艰难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穷冬太学》通过描绘冬季的寒冷环境和诗人的孤独心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谊的渴望。开头两句“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设定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槐树与荒亭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沉寂。而“雪深鸢啸急,薪湿鼎吟迟”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置身于雪深的环境中,既有对外界的感知,又有内心的沉思。

“默坐同谁话,非僧不我知”一语道出了诗人的孤独,除了和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境,这反映了士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最后两句“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则是对理想的渴望与期待,诗人希望能在匡庐的瀑布旁实现自己的心愿,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投迹依槐馆:诗人选择在槐树下的馆舍中学习,表现出一种归宿感。
  2. 荒亭草合时:荒废的亭子草丛生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冷清。
  3. 雪深鸢啸急:深雪中风筝飞舞,暗示着自由的渴望与生命的脆弱。
  4. 薪湿鼎吟迟:湿柴火造成炉火不旺,象征着诗人学业与生活的困境。
  5. 默坐同谁话:诗人默默坐着,感到孤独,除了和尚无人能懂。
  6. 非僧不我知:除了和尚,其他人无法理解他内心的感受。
  7. 匡庐瀑布畔:描绘理想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8. 何日副心期:表达对理想实现的渴望与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的环境与内心的温暖形成对比,突出孤独感。
  • 意象:雪、鸢、鼎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文化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内心孤独的反思,展现了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淀。
  • :代表着寒冷与孤独,也可视为一种纯洁的象征。
  • :象征着自由与远方的梦想。
  • :古代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士人的学问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在哪个环境中学习?

    • A. 荒山
    • B. 槐馆
    • C. 湖边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匡庐”代表着诗人的_____

  3. 判断题:诗人的孤独感仅仅体现在环境的描写中。(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林宽《穷冬太学》王维《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物内心的关系,林宽更强调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林宽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夏内史集》 题《夏内史集》 题《夏内史集》 题《夏内史集》 闻万福华义士刺虏臣王之春不中,感赋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淹华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同字框的字 先字旁的字 自治旗 蛇纹石 凌波微步 事无巨细 包字头的字 借重 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龙诗虎 豸字旁的字 耳鬓相磨 提土旁的字 蜂出并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