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38
作者:刘辰翁 〔宋代〕
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为此援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翦招魂纸。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
这首词是为庆祝先生的寿辰而作,虽然我盖着厚厚的被子,但仍感到寒冷,赋予我追求自由的意向。我有一个大儿子,名叫孔文举,正值青年,却已临近老年。桃树已经三次结果,树依然如此,往年花开过几次呢?蓬莱的仙境虽可抵达,但无计可施以恢复年轻。为了这个,我挥笔写下这首词,大江奔流向东,似乎是歌声再度响起。我把这首词寄给两位家族的孙子们,让他们在文学中嬉戏。某个地方的某位公子,和我同年同月,谁在为他烧纸钱呢?前面的三件事情很好,不用再提后面的三件。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情,风格细腻而富有哲理。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刘辰翁为老师庆生之际,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结合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这首词通过对老师寿辰的祝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先生自寿”引入,表明写作的目的。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透露出对家庭的关注与对儿子成长的欣慰。词中提到“桃已三偷”的自然意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岁月的积累。同时,诗人在这里又引入了仙境“蓬莱”的意象,表现出对青春永驻的渴望与无奈,显示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接下来,诗人用“援笔翩翩”描绘了写作时的轻快与自在,似乎流露出一种对文学的热爱与寄托。最后,两家孙子的提及,既是对后代的关注,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希望。整首词在轻松的语调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宋代词人的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老师的祝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家庭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蓬莱可塞”中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念奴娇·先生自寿》这首词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