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0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06:38
太常引(寿李同知)
作者:刘辰翁 〔宋代〕
此公去暑似新秋。
吏毒一句句。
行县胜监州。
觉甘雨随车应求。
鹭清为酒,螺清为寿,
起舞祝君侯。
急召也须留。
廿四考中书到头。
这位公者离去的暑气就像新秋般凉爽。
官吏的毒言恶语接连不断。
行县的政务胜过监州。
仿佛甘甜的雨水随车而来,
白鹭清酒,螺蛳清寿,
我起舞祝贺您,君侯。
即便急召也得留住。
二十四考中书,终于到了头。
本诗中提到的“二十四考”是指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说明了诗人对科举的重视以及对李同知的赞誉。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精湛的诗词而著称。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于李同知升官之际,表达了对他的祝贺与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氛围。
《太常引(寿李同知)》是一首充满祝愿与期望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李同知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官吏的向往。开篇以“去暑似新秋”形象地描绘了李同知的离去带来的清爽气息,暗含了对他政务清明的赞誉。接着提到“吏毒一句句”,则是在揭示官场的阴暗面,展现出诗人在复杂官场环境中对李同知的深切关怀。
诗歌中提到的“觉甘雨随车应求”,以自然景象衬托出李同知的为政如雨露滋润万物,表现了对其政治才能的认可。之后的“鹭清为酒,螺清为寿”则将饮酒和寿宴的场景生动呈现,显示了诗人对李同知的祝福之情。整首诗在欢快的基调中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诗人期盼李同知能在官场中不忘初心,继续为民服务。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李同知的祝贺与期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官场的深刻思考。
下列哪句诗描绘了李同知的政务管理能力?
诗中提到“吏毒”,其含义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相比,刘辰翁的这首词更为内敛,表达了对理想官吏的赞美,而李白则是对人生豪情的宣泄。两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