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台》

时间: 2025-04-30 16:27:44

诗句

城郭收灯兴未休,郤回春信到台头。

东风未借登临便,柳色遥看特地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7:44

原文展示:

城郭收灯兴未休,
郤回春信到台头。
东风未借登临便,
柳色遥看特地愁。

白话文翻译:

城墙外的灯火仍在闪烁,春天的消息才刚刚传到台头。
东风还未送来登高的便利,远处的柳树颜色让人倍感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城郭:指城墙和城门,指代城市的外围。
  • 收灯:灯光渐渐熄灭,表示夜幕降临。
  • 兴未休:兴致未减,未停止。
  • 郤(xiè):古同“屆”,在这里指的是“刚刚”或“恰好”。
  • 春信:春天的消息。
  • 登临:登高、到达高处。
  • 便:方便、顺利。
  • 柳色:柳树的颜色,春天时柳树发芽的绿色。
  • 特地:专门、特别。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信”常用于描绘春天的到来,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诗人通过春信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去冬季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仲明,号大隐,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作者在城市的高处眺望远方,想到春天的到来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南台》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期盼和城市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城郭收灯兴未休,郤回春信到台头”,描绘了夜晚城郭的灯火依然明亮,夜的兴致未减。而“春信”此时“到台头”,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渐渐逼近,充满了期待与希望。诗人在这一刻感受到冬季的结束,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

而接下来的“东风未借登临便,柳色遥看特地愁”,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虽然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但东风尚未吹拂,诗人无法尽情享受春天的美丽。远远望去的柳色却让他感到一丝忧愁,这种愁绪仿佛是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细腻的观察,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情的复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郭收灯兴未休:城市的灯光渐渐熄灭,夜晚的兴致依旧不减,显示出一种热闹的夜景。
  2. 郤回春信到台头:春天的消息刚刚传来,诗人感受到春的气息,心中充满期待。
  3. 东风未借登临便:东风尚未送来,登高观景的机会还未到来。
  4. 柳色遥看特地愁:远处的柳树颜色让诗人感到特别的忧愁,暗示着对春的渴望与无法享受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收灯兴未休”与“春信到台头”,形成整齐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信”,传达了春天的到来是值得期待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内心情感的波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 春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的复苏。
  • 柳色: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城郭收灯兴未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白天的景象
    B. 夜晚的热闹
    C. 春天的到来

  2. “春信到台头”中的“春信”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信件
    C. 春天的动物

  3.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A. 欢乐
    B. 忧愁与期待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的《南台》与王维的《鹿柴》,后者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而《南台》则在春天的期待与内心的忧愁之间游走,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刘补阙西亭晚宴 涂中感怀 赠至寂禅师 送崔拾遗赴阙 宿陈处士书斋 送刘思复南河从军 镜湖西岛言事 观涛 送崔秀才游江陵 长安春日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道同志合 敢怨而不敢言 捐躯报国 里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言人人同 舒绣文 广字头的字 敬事后食 虚畅 奉劝 伊旦 包含士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秣马脂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