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24
苦乐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人生苦乐与俱生,
不问侯王及庶氓。
万事随缘安乐法,
莫求好处一边行。
人生的苦与乐是与生俱来的,不必去关心那些权贵和普通百姓。万事随缘,安享快乐的法则,不要一味追求好处而偏离正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反映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关于人生苦乐与随缘的哲学观,强调心态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接受。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固,号天樽,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作品多探讨人生、自然与社会等主题。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经济发展并存,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愈加深刻。姜特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了《苦乐》,表达对人生苦乐的理解与态度,倡导随缘安乐的生活哲学。
《苦乐》是一首深具哲学意味的诗,透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人生苦乐与俱生”引入,明确了苦乐相伴是人生的常态,这种观点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着“不问侯王及庶氓”一句,表明诗人对社会地位的漠视,强调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人生的苦乐都是一样的,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安乐。
“万事随缘安乐法”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诗人提倡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最重要的是安乐,而非追求名利。“莫求好处一边行”,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物质利益的淡泊,提示人们不要被外在的利益所迷惑。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宽容和接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随缘的生活态度,强调人生苦乐是自然的,建议人们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苦乐”是怎样的关系?
“万事随缘”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侯王”和“庶氓”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苦乐》在情感上更显沉静与淡泊。李白强调的是豪情与壮志,而姜特立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平和的智慧。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