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时间: 2025-05-07 08:37:17

诗句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17

原文展示: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纳兰性德 〔清代〕
阑风伏雨催寒食,
樱桃一夜花狼藉。
刚与病相宜,
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
央及流莺唤。
半晌试开奁,
娇多直自嫌。

白话文翻译:

寒食节前,微风细雨催促着春天的到来,樱桃花在一夜间纷纷落下,满地狼藉。这样的天气刚好与我的病情相符,我只好锁上窗户,穿上熏香的绣衣。画眉鸟叫得烦人,女伴们央求流莺来唤我。半天后我试着打开窗扇,觉得自己过于娇弱,甚至有些自嫌。

注释:

字词注释:

  • 阑风:微弱的风,指春天的和风。
  • 伏雨:沉沉的细雨,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祭祀祖先,通常在清明前。
  • 狼藉:形容东西散乱不堪。
  • 薰绣衣:熏香的绣花衣服,通常用以遮寒或御寒。
  • 画眉:画眉鸟,常用来比喻歌唱。
  • 央及:请求、恳求的意思。
  • :窗扇。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自春秋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后演变为祭祖的节日。诗中提到的樱桃花常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结合寒食节的时节,反映了人生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15),字容若,号柳如是,满洲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感受,尤其对爱情与离别有独特的表现。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寒食节前夕,正值春季,诗人因病在家,窗外的细雨与樱桃花的凋零,增添了他的感伤情绪,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诗歌鉴赏: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细雨绵绵的寒食节前夕,感受春天的温暖与花开的美丽,同时对自己身处病痛中的孤寂与无奈有深刻的体悟。词的开头通过“阑风伏雨”描绘出一种阴郁的春日气候,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即将凋零的樱桃花的惋惜。樱桃花的“狼藉”不仅表现出春天的短暂与美丽,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失落。

随着词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表达了自己因病而不得不在家中独处的无奈。接着,作者提到“画眉烦女伴”,可见他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朋友的依赖,流莺的呼唤则成为了他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最后一句“娇多直自嫌”,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尽管身处美好的春日,却因病痛而感到无能为力的自责与自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完美结合,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阑风伏雨催寒食:描绘了寒食节前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气氛。
  2. 樱桃一夜花狼藉:樱桃花一夜之间纷纷凋落,象征着美好瞬间的逝去。
  3. 刚与病相宜:正是生病之际,感受春天的气息。
  4. 锁窗薰绣衣:因病锁窗,穿上香气四溢的绣衣,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5. 画眉烦女伴:画眉鸟的叫声让作者感到烦恼,反映出内心的无聊。
  6. 央及流莺唤:请求流莺来唤醒自己,象征着对外界生活的渴望。
  7. 半晌试开奁:试着打开窗扇,表现出一种挣扎与期待。
  8. 娇多直自嫌:自觉娇弱,对自身境遇的自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樱桃花的凋零比作人生的短暂。
  • 拟人:画眉鸟与流莺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词通过描写寒食节前的细雨与樱桃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病痛的无奈,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阑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柔和。
  • 伏雨:象征阴郁与沉重的心情。
  • 樱桃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画眉鸟: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阑风伏雨”中“阑风”指的是什么样的风?

    • A. 强风
    • B. 微风
    • C. 暴风
    • D. 无风
  2.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3. 词中“娇多直自嫌”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自责
    • C. 幸福
    • D. 愤怒

答案:

  1. B 微风
  2. B 清明节
  3. B 自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侧重于病中的孤寂与无奈,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词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一 又和杨之美家琵琶妓 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一 同戴处士游湖 哀传马 和原甫晓雨 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和圣俞食笋 依前韵和朱朝奉 其一 宴湖上呈穉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御沟红叶 临问 私字儿的字 包含完的词语有哪些 垂头塌翅 言以足志 繐幕 足字旁的字 累仍 月字旁的字 槌仁提义 开开头的成语 毒药苦口 玉字旁的字 视若路人 水宿 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