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31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黄云紫塞三千里,
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
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
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
残灯落碎花。
这首词描绘了广袤的黄云紫塞,女墙旁边,乌鸦啼叫声起。落日西沉,山间显得寒冷,猎马归来的声音萧瑟。笳声听不见了,夜晚的空城更加黑暗。秋天的梦无法归家,残灯下,碎花飘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边塞景象和哀伤情绪,反映了士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正如许多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705年),字容若,号楞伽,满族,清代著名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对人生、爱情、故乡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战争频繁、士人离乡的时期,纳兰性德以其个人经历和情感为基础,表达了对家国、故乡的眷恋。
这首《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传达了深刻的思乡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的“黄云紫塞”不仅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象,还隐含着战争带来的苍凉。接下来的“女墙西畔啼乌起”更是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随着诗意的发展,落日的描写和猎马的归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生活中的冷清与无奈。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一句,表现出一种无人问津的孤寂感,夜晚的黑暗不仅是自然的表现,更是心灵深处的无助。最后“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让人倍感萧瑟,灯光微弱,仿佛预示着希望的破灭。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黄云紫塞”是指什么?
“笳声听不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秋梦不归家”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均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但表达方式及意象的使用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