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6
筑城始议戍,寓兵复言攻。
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
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筑城防御方面的思考,提到开始讨论防守问题,但又担心战争的来临。经过两年的时间,眼前的战争形势依旧严峻,心中充满忧虑。唯有朋友(子)与我同心同德,才能共度难关。于是,我上朝请求长缨(缰绳),希望能像古代的终军一样勇敢,即便年少也能为国出力。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歌,尤其是描写战争和国事的诗作,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社会局势感到忧虑,想要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以及对朋友的寄托与期待。
韩元吉的《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诗中通过筑城防御的具体行动,引入了对战争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时局的忧虑。第一联“筑城始议戍,寓兵复言攻”直接点出诗人对国防的重视,而“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则传达出对战争的切身感受,仿佛眼前正有刀剑相向,生死未卜。
中间两联“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表现了在困境中仍有朋友相伴的温暖,这种情感的依靠让诗人感到稍许安慰。而最后一句“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则是对勇敢和无畏的呼唤,尽管身为年轻人,但也希望能有为国出力的决心。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真挚,既有对时代的深刻忧虑,又有对友谊和勇敢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勇敢精神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二年大江南”,指的是什么?
诗中“惟子与我同”指的是?
“终军本儿童”中的“儿童”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