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46:25
春事倏已晚,飞花送啼莺。长安三月三,水边尽倾城。缅怀杜陵老,感之见歌行。青鸟忽飞去,素鳞盘水精。往事谁复识,梦绕白玉京。朅来官闽陬,江湖渺余情。嘉节闭门卧,客愁随日生。风光入樽酒,使我嗟独倾。良友慰寂寞,惠然成会并。金枝三雋才,千里未可程。王郎乌衣旧,高论玉尘横。相逢寄觞咏,乐此天气清。不知山阴会,绝唱畴能赓。庭隅有幽花,粲若万玉缨。好风亦知人,微月相与明。萧萧城东路,颇复歌吹声。景物正自佳,天涯意难平。不须恨陈迹,且用催诗成。
春天的事物转瞬即逝,飞舞的花瓣送来了莺鸟的啼叫。长安的三月三,水边的美景让整个城市沉醉。怀念杜甫在杜陵的老年,感慨于他的诗歌与生活。青鸟突然飞走,洁白的鱼在水中游弋。往日的事情谁还能记得,梦中萦绕着白玉京的美景。最近我官职在闽南,江湖之远使我心中牵挂。佳节到来我闭门独卧,客人的忧愁伴随着日子的流逝。美好的风光在酒杯中流淌,让我不禁独自感叹。良友的相聚让我不再寂寞,欢快的心情自然相聚。才子们的金枝玉叶,纵使千里也难以相见。王郎的乌衣巷,昔日的高论如玉尘般飘渺。相逢时寄酒吟咏,享受这清爽的天气。我不知道山阴的聚会,绝妙的诗句如何才能续写。庭院的一隅有幽静的花,灿烂如万颗玉缨。好的风也懂人心,微微的月光互相辉映。萧萧的城东小路,隐隐传来歌声。眼前的景物正好,心思却难以平静。无须怨恨往日的痕迹,且把它当作写诗的动力。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子晦,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而受到当时文人的青睐。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上巳节,正值春天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和往事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的产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有关。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几句,诗人以“春事倏已晚”引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在充满生机的春日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一种反差。
接着,诗人通过对长安三月三的描绘,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景:水边的倾城美景,飞舞的花瓣,啼鸣的莺鸟,无不展现出春天的活力。然而,随着诗人对杜甫的缅怀,情绪逐渐沉重,揭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往事谁复识,梦绕白玉京”,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迷茫。诗中提到的“嘉节闭门卧”,展现出诗人因节日而感到的孤独与无助,而“良友慰寂寞”则暗示了友谊在此时的重要性。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在“且用催诗成”中,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孤独与忧愁之中,诗人仍希望通过诗歌来排解心中的烦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与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往事的怀念,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面临孤独,诗人仍希望通过诗歌找寻情感的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三月三”指的是哪个节日?
“青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闭门独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感受古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