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21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寒冷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季节已接近黄昏。
树木在千山中愈显瘦弱,江面上水流绵延无尽。
高空中的大鹏向北飞去,辽阔的天空中大雁南飞。
我读尽了《焚舟赋》,举杯向子桑致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豪放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孟津》是一首描绘秋冬季节景象的诗,开篇以“寒芦风飒飒”引入,生动展现了秋冬的寒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时节近昏黄”,则通过色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转的无情。诗中“木脱千山瘦”描绘了秋冬季节万物凋零的景象,暗含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江空一水长”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尽管外在景象在萧条,但生命的河流依然绵延。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表现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广袤与生命的奋发。最后一句“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则是对人生的反思与哲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生命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生命的脆弱和对未来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焚舟赋》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舍弃过去,追求新生
B. 对自然的赞美
C. 人生的无常
“云高鹏北运”的意象意味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由与志向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孟津》与李白《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孟津》则将自然景象与哲理结合,展现出更为广阔的视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