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津》

时间: 2025-05-07 07:18:21

诗句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21

原文展示

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季节已接近黄昏。
树木在千山中愈显瘦弱,江面上水流绵延无尽。
高空中的大鹏向北飞去,辽阔的天空中大雁南飞。
我读尽了《焚舟赋》,举杯向子桑致敬。

注释

字词注释:

  • 飒飒:形容风声。
  • 昏黄:指黄昏时分的颜色。
  • 木脱:树木枯萎的样子。
  • :无边无际的样子。
  • 持觞:举杯,觞为酒杯。
  • 酹子桑:向桑树致敬,古代有用酒浇灌树木以表达敬意的习俗。

典故解析:

  • 焚舟赋:出自《焚舟赋》,讲述了一个决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舍弃过往、追求新生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豪放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诗歌鉴赏

《孟津》是一首描绘秋冬季节景象的诗,开篇以“寒芦风飒飒”引入,生动展现了秋冬的寒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下来的“时节近昏黄”,则通过色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转的无情。诗中“木脱千山瘦”描绘了秋冬季节万物凋零的景象,暗含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江空一水长”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尽管外在景象在萧条,但生命的河流依然绵延。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表现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广袤与生命的奋发。最后一句“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则是对人生的反思与哲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芦风飒飒:寒冷的芦苇随风摇动,传达了季节的寒意。
  • 时节近昏黄:秋冬时节逐渐接近黄昏,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木脱千山瘦:树木在山中显得愈发瘦弱,象征生命的衰退。
  • 江空一水长:江水无边无际,象征时间与生命的延续。
  • 云高鹏北运:高空中的大鹏向北迁徙,象征志向与自由。
  • 天阔雁南翔:天空辽阔,大雁南飞,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 读尽焚舟赋:通过阅读《焚舟赋》,表达对过去的思考。
  • 持觞酹子桑:举杯向子桑致敬,象征对生命的尊重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使之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生命的脆弱和对未来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芦:象征严冬与孤寂。
  • 昏黄: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鹏与雁:象征志向与生命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焚舟赋》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舍弃过去,追求新生
    B. 对自然的赞美
    C. 人生的无常

  2. “云高鹏北运”的意象意味着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由与志向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孟津》与李白《静夜思》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孟津》则将自然景象与哲理结合,展现出更为广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汪元量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仲明命作艳曲) 浣溪沙 海棠半谢,日日绕花成咏 浣溪沙 顾隆吉索寿周君六十 浣溪沙 癸未初秋北游过 浣溪沙 春日故园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次少游韵 浣溪沙 戊辰受生之日 广州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觅爱追欢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过阴人 外日 阮囊羞涩 父字头的字 己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是非自有公论 气字旁的字 探爪 包含技的成语 包含萧的词语有哪些 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鹤立鸡群 朝盈夕虚 鬯字旁的字 避宫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