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28:14
巴鼓棹兴悠悠,
野鹿衔花出峡头。
网得巨鱼堪切脍,
携觞重上荔枝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巴江上划船的情景,鼓声悠扬,心情舒畅。野鹿在峡口衔着花朵走出,渔网里捕获了大鱼,可以用来切成鱼脍(生鱼片),然后带着酒杯再上荔枝楼,享受美好时光。
这首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及生活情趣,彰显了古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宁静的情怀。
汪元量,宋代诗人,字君实,号冷梅,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歌,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这首《巴江》创作于诗人游历巴江时,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诗人目睹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感受到生活的惬意,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江河风光与生活乐趣的诗篇。
《巴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们生活情趣的佳作。诗中通过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巴江的宁静与和谐美,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享受生活的心境。首句“巴鼓棹兴悠悠”开篇即引入了江河的情景,鼓声伴随着划桨的节奏,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接着,野鹿衔花出峡头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江边的生机。
诗的后两句则将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美结合,描绘了渔获的丰盈与饮酒的欢愉,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反映了古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巴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江边的气氛
C. 渔具
“携觞重上荔枝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感慨
B. 对生活的享受
C. 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描绘的野鹿是在做什么?
A. 跑步
B. 吃草
C. 衔花
答案: 1. B 2. B 3. C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自然与生活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汪元量的《巴江》偏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的乐趣,而李白则更强调豪爽的饮酒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