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3
白昼俯层台,千山万山月。
若不犯高寒,安知此奇绝。
白天俯视着高台,千山万山上都挂着明月。
如果不经历严寒的高处,怎么能知道这番绝妙的景色?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千山万山”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意象相似,体现了对壮美自然景观的赞美。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雪台》创作于诗人游历高山之际,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感悟及体验。此诗反映了诗人对高寒环境的敬畏与向往。
《雪台》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白天高台上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高寒环境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开头“白昼俯层台”以“白昼”描绘出明亮的氛围,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而“千山万山月”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月光洒落在无数山峦上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心境的映射,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接下来的“若不犯高寒,安知此奇绝”则引导读者思考,只有经历过高寒的挑战,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之美的绝妙。这句诗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传达,强调了经历与感悟的重要性。在高寒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生机与美丽,恰恰是因为他敢于迎接挑战,超越自己的局限。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又蕴含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经历挑战后才能领悟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绝妙,提倡一种勇于探索和体验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层台”指的是什么?
诗人的心境在“若不犯高寒”中体现了什么?
诗中“千山万山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比较曾几的《雪台》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高处的壮丽景色,但前者更强调经历与感悟,后者则侧重于壮阔的视野与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