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龙门寺》

时间: 2025-05-02 14:22:58

诗句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

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2:58

题龙门寺

作者: 陆海 〔唐代〕

原文展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灯光映照的树林中,听到钟声伴随着流水声。更与龙华的聚会相逢,香炉的烟雾在傍晚的风中飘荡。


注释:

  • 窗灯:窗前的灯光,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
  • 林霭:树林中的雾气,给环境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于寺庙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 龙华会:指佛教的聚会,龙华是佛教典故中的一个重要场所。
  • 炉烟:香炉中的烟,象征着佛教的仪式和氛围。
  • 夕风:傍晚的风,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典故解析: “龙华会”源自佛教经典,象征着佛教信徒聚集、交流的场所。古人常以此类聚会作为修行和交流的机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海,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龙门寺时,借以表达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陆海的《题龙门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环境,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窗灯林霭里”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灯光与树林的结合,使得整个环境仿佛被一层轻雾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而“闻磬水声中”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空间,水声与钟声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宗教的仪式感。最后一句“炉烟满夕风”则表现了傍晚的氛围,香炉的烟雾在轻风中飘散,给人一种安宁和祥和的感觉。

整个诗作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诗中所流露出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仿佛在引领人们走向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窗灯林霭里”:窗前灯光映衬着树林的朦胧,暗示着诗人在夜晚的静谧时光中。
    • “闻磬水声中”: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传来钟声和水声,构成了和谐的自然交响曲。
    • “更与龙华会”:诗人期待与佛教的聚会相逢,表现出对宗教活动的向往。
    • “炉烟满夕风”:香炉的烟雾在傍晚的微风中飘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窗灯林霭”与“磬水声中”形成对比,增添诗的韵律感。
    • 意象:窗灯、磬声、炉烟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内涵。
  • 主题思想:通过对龙门寺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内心的宁静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窗灯:象征着人类的文明与温暖。
  • 林霭:代表自然的神秘,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 磬声:象征宗教的庄重与仪式感。
  • 炉烟:体现出佛教文化的仪式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华会”主要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佛教聚会
    C. 诗歌创作

  2. 诗句“窗灯林霭里”中“林霭”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雾气
    C. 灯光

  3. 诗歌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美
    B. 佛教文化
    C. 人生哲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宁静的氛围。
  • 诗词对比:可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自然描写与人文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海诗文集》

相关查询

远游十首 其一 立春感怀 蓬瀛台 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 秋怀十首 山桥 李寿翁侍郎挽词 过赵仲缜 春日书事五首 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纳妾 直辖市 巾字旁的字 似箭在弦 通材达识 又字旁的字 陶运 牵物引类 八卦丹 包含屁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破璧 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头脑 不经之说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