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9:09
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青溪。本博陵旧氏,愁窥燕幕,汾阳公子,共听乌啼。春寒愁又度,落尽东园几树梨。空回首,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相誓盈盈两地。奈仙源鸡犬望后都迷。况渚下书沉,误排雁影,章台人去,遗恨桃枝。隔巷空还系臂,便钿合金钗何处思。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
在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形的青溪流淌。我是博陵的旧姓,愁苦地遥望燕子的巢幕,汾阳的公子,也在倾听乌鸦的啼鸣。春寒又一次过去,东园的几棵梨树已经落尽花瓣。空回首,正值江南烽火连天,塞北的征战号角声阵阵。我们在两地相誓,奈何仙源的鸡犬也都迷失了方向。更兼渚下的书信沉没,误排的雁影,章台的那个人已经离去,留下了桃枝上的遗恨。隔着巷子空自系着手臂,便是钿合金钗又在哪里思念。只有几幅蛮笺,勉强可以写下新词。
作者介绍:毛奇龄(1640-1712),字子庸,号愚溪,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和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背景是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毛奇龄的《沁园春 其四》融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桃叶堤边,琵琶巷里”引入,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图景,给人一种温柔而柔和的感觉,但随即转入“愁窥燕幕”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全诗的结构上,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春寒料峭,梨花落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凋零;而“江南烽火,塞北征鼙”的描写,突显了战乱带来的无奈与愁苦,反映出时代的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最后,诗人以“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奈与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示了毛奇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桃叶堤边,琵琶巷里,人字青溪:
本博陵旧氏,愁窥燕幕:
汾阳公子,共听乌啼:
春寒愁又度,落尽东园几树梨:
空回首,正江南烽火,塞北征鼙:
相誓盈盈两地:
奈仙源鸡犬望后都迷:
况渚下书沉,误排雁影:
章台人去,遗恨桃枝:
隔巷空还系臂:
便钿合金钗何处思:
只蛮笺数幅,堪付新词: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愁苦,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叶堤”主要描绘了哪种自然景象?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江南烽火”主要反映了诗人对__的忧虑。
判断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