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34
《雨霖铃·舟次闻虫》
作者:陈衍
虫声低切。正兰舟向,沙际初歇。
谁知乍暖春气,先知道了,草根偷发。
漫说篷阴细透,胜流水呜咽。
早惹起,池馆相思,一绿窗纱别来阔。
人间若个春来别,尚不教孤负花时节。
看看百花生日,无恙是好花圆月。
且自商量,裙幄花凐,琐碎都设。
肯等到天际归舟,早共加餐说。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暖意初现,虫声轻轻响起,舟行于沙岸边,正是春光乍现。谁料这春天的温暖,早就让草根偷偷地发芽。虽然说篷间的阴影透着细微的光,但胜过流水的呜咽声。早已引起了池畔的相思,一扇绿色的窗纱隔开了彼此的距离。人间的春天又能有多少次别离呢?不应该辜负这美好的花季。看看百花争艳的时节,若无恙,那就是最美的花圆月。且自商量着裙幄花凐,琐碎的事情都安排好。愿等到天边的归舟,早早共进一餐,畅谈彼此的心事。
作者介绍:陈衍,清代诗人,生于晚清,致力于诗词创作,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季,正值作者心中情愫萌动之时,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相思之苦,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
《雨霖铃·舟次闻虫》是陈衍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人间情感的细腻交织。诗中开篇以“虫声低切”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春日的宁静氛围,虫鸣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兰舟行驶于沙滩边际,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随着春气的乍暖,草根悄然发芽,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此时,诗人似乎在反思春天的别离与相思,尤其是“人间若个春来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的后半部分,透过“看看百花生日,无恙是好花圆月”,诗人希望在美的时节中,与友人共赏花月,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与重视。最后的“肯等到天际归舟,早共加餐说”,则展现出一种期待与温情,仿佛在传递着一种希望与未来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人情的柔和,令人在细腻中感受到生命的脉动与情感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温暖与人间情感的细腻交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虫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夏季的炎热
b. 春天的来临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人间若个春来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离别的轻视
b. 对离别的珍惜
c. 对春天的厌倦
d. 对友情的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裙幄花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愁苦
b. 花园中的细节
c. 生活中的琐碎
d. 归舟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