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25:36
曲巷黄昏,暗尘低衬雕轮转。
疏帘小院正西风,霜气催新雁。
倚壁银缸乍剪。画秋痕,露浓香浅。
小窗月上,若聘幽兰,天然仙眷。
九陌烟花,艳桃秾李争寻遍。
怜伊高格不宜时,淡处知谁见。
尚有词人醉眼。但相对无言自远。
愿留残墨,添注寒泉,写成长卷。
在曲折的小巷中,黄昏时分,昏暗的尘埃轻轻笼罩着雕刻的车轮转动。
稀疏的帘子下,小院迎来了西风,霜气催促着新飞来的大雁。
我倚靠在墙壁旁,随意剪了一缕花,描绘着秋天的痕迹,露水浓郁香气却轻淡。
小窗外的明月升起,恰似幽兰的佳人,天然的仙子般令人向往。
城市的街道上,烟花绚烂,桃花和李花争相开放。
我怜惜她的高洁风范却不适合这个时节,淡淡的情感又有谁能看到呢?
只剩下词人醉眼迷离,面对面却无言以对,渐渐疏远。
愿意留下些许残墨,添注寒泉,写成一卷长诗。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6-1730),字子瑛,号实庵,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到的审美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的某个黄昏时分,反映了作者在小院中赏梅、赋诗的情境,表现出对自然和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烛影摇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的思索与感怀。整首诗以“曲巷黄昏”为引子,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黄昏的景色象征着生命的黄昏,而“霜气催新雁”则暗示着即将离去的时光。作者在小院中倚靠着墙壁,随意地欣赏着秋天的痕迹,展现出一种淡然自得的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九陌烟花”,对繁华世界的眷恋与无奈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气息。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尽情感的渴望,愿意在寒泉边留下一些墨迹,写下这份复杂的心情,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循环。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黄燮清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昏、小院、幽兰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曲巷黄昏”意指什么?
“幽兰”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也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而黄燮清的《烛影摇红》则通过对幽兰的描绘表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两者虽然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白更多的是思乡之情,而黄燮清则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