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霜》

时间: 2025-07-26 11:17:28

诗句

天欲吹霜不作难,连霄也费许多寒。

新装琼甲为蔬甲,仍化朱栏作玉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17:28

原文展示: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天欲吹霜不作难,
连霄也费许多寒。
新装琼甲为蔬甲,
仍化朱栏作玉栏。

白话文翻译:

天要下霜却不觉得困难,
连绵的高空也费了不少寒气。
新装的琼楼宛如蔬菜般薄弱,
依旧将朱红的栏杆变为玉色的栏杆。

注释:

  • :指气候变化时形成的霜冻,象征寒冷。
  • 连霄:形容高空,意指天际。
  • 琼甲:指白色的霜,形如美玉的外表。
  • 蔬甲:比喻外表的脆弱,形象化霜的薄弱。
  • 朱栏:红色的栏杆,象征温暖和丰盛。
  • 玉栏:美丽的玉色栏杆,象征高雅与纯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琼甲”和“玉栏”的意象,表现出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阜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观察和自然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霜的描写,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及其对自然景物的影响,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深刻的观察力。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季霜降的景象,诗中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首句“天欲吹霜不作难”,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霜降的自然现象。而“连霄也费许多寒”则通过“连霄”这一意象,强调了寒冷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仿佛整个天空都被寒意笼罩。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尤其是“新装琼甲为蔬甲”,通过对霜的比喻,表现出霜的清冷和脆弱。最后一句“仍化朱栏作玉栏”,则是对人造景观的美化,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寒霜来临时自然界的变化,既有对冬天寒冷的感知,也有对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欲吹霜不作难”:描绘天空即将降霜的情景,表示自然变化的必然性。
    • “连霄也费许多寒”:说明霜降影响深远,寒气笼罩四周。
    • “新装琼甲为蔬甲”:将霜比作薄弱的蔬菜外衣,表现其脆弱。
    • “仍化朱栏作玉栏”:将红色栏杆比作玉色,暗示美化与自然的融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比作“琼甲”和“蔬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霜的特性。
    • 对仗:如“新装琼甲”与“朱栏作玉栏”,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霜降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脆弱的自然现象,代表季节的变化。
  • 琼甲:象征美丽而脆弱的外表,暗示事物的短暂。
  • 朱栏与玉栏:象征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交融,暗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连霄”指的是哪一部分?

    • A. 地面
    • B. 高空
    • C. 河流
  2.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霜的外表?

    • A. 玉
    • B. 蔬菜
    • C. 花瓣
  3. 诗中提到的“朱栏”代表了什么?

    • A. 温暖和丰盛
    • B. 寒冷和凋零
    • C. 空虚和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从杨万里的《霜》和杜甫的《春望》对比来看,杨万里侧重于描写自然景象的细腻变化,而杜甫则更关注人间的忧患与情感。两者在表达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上各有特点,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书怀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二 月中芙蓉 西江月(示彦忠)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二阕·春寒不出,持续整订医稿 其一 西江月 西江月·窗外横山入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安安逸逸 禁中 逾淮之橘 耒字旁的字 咬字 包含纰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压库 不偏不倚 贝锦萋菲 际会风云 包含期的成语 包含乎的词语有哪些 甜言软语 愁红怨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