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1:20
蛙行动萍叶,误观作游鱼。
稍稍引两股,已变科斗书。
这首诗描写了青蛙在浮萍上活动,误以为浮萍下是游动的鱼。随着青蛙的动作,浮萍稍微分开,仿佛变成了科举考试的卷子。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弼,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对文字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科举)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青蛙在浮萍上的活动,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场景。开头两句用青蛙和浮萍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青蛙的动作看似简单,却引发了对水中世界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仅是对物象的错觉,也是对人类社会中科举制度的隐喻。随着青蛙的引动,浮萍分开,似乎让人联想到科举考试中的卷子,暗示了文化与教育的变迁。整首诗在简单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寓意,表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观察自然,引发对人类文化和教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青蛙在什么地方活动?
“误观作游鱼”中的“误观”是什么意思?
诗中“科斗书”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梅的诗更侧重于自然观察与社会隐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