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3:58
建德新墙诗
作者: 梅尧臣
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
初年固可蔽,晏岁不能支。
已被巢蜂蠹,复为荒葛虆。
夏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敧。
鸡鹜恣穿逸,牛羊来践窥。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
首吏先进白,土疏不可为。
潦雨忽暴集,涧流如突驰。
我心赜其极,斯语其见欺。
用竹乃户率,破得缘而私。
冬敛葺西角,春调完北陲。
循环日有坏,烦扰无虚寺。
介决弗尔惑,遂饬辟其基。
榛莽一芟去,畚锸能悦随。
膏润非朽壤,峭削隐金鎚。
荏苒未踰月,屹如长云垂。
疏堑备水害,既圬复蓬茨。
岂唯御貛豹,亦以防狐狸。
且有内外隔,绝闻闾巷卑。
安然兹燕息,来者勿吾隳。
山间的小屋不再用土墙,而用竹子和篁竹做成密密的篱笆。
刚开始的几年还能遮挡,后来却无法支持。
已经被蜜蜂侵蚀,后来又被荒草覆盖。
夏天的雨水久而久之让草木枯脆,秋风一吹便倒伏。
鸡和鸭在田间肆意穿行,牛羊来此践踏窥探。
我想要用木板来筑墙,大家却都不高兴。
负责的官员首先反对,认为土壤松散无法筑墙。
突然间暴雨倾盆而下,山涧的流水犹如飞驰而来。
我心中深思熟虑,这话语竟然使我受到欺骗。
用竹子做成的门窗,破损的地方可以私自修补。
冬天收起屋檐,春天则调理北角的建筑。
日复一日,建筑亦有损坏,烦扰没有空闲之处。
我决心不被所惑,便开始加固基础。
杂草一铲而去,铲子和锄头倒也乐于随之。
肥沃的土壤并非腐朽的泥土,陡峭的山崖隐含金属的光泽。
转眼未过一个月,房屋却巍然屹立如长云垂下。
疏松的沟渠可防水害,墙壁既坚固又蓬勃茂盛。
这不仅是为了抵御猛兽,也为了防止狐狸的侵扰。
内外隔绝,绝对听不见街巷的低声细语。
安然地在此栖息,来者请不要破坏我这宁静。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香谷,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生于南宋初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受到后世诗人的推崇。《建德新墙诗》体现了他对山中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在建德的生活期间,描绘了他对居住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栖息环境的重视与改善的愿望。
《建德新墙诗》是一首反映梅尧臣对居住环境的思考与改造的诗作。诗中以山间的小屋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逐渐荒废的环境。开篇即以“不营堵”引入,表达了对传统建筑方式的反思,竹篱的使用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鸡鹜恣穿逸,牛羊来践窥”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面对环境的恶化时,梅尧臣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虽然遭到周围人的反对,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与行动。诗的最后,描绘了经过努力后的成果,房屋不仅坚固且美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环境的责任感,可以说是对人居环境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深切关注与改进的决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廨不营堵”的意思是:
A. 用土墙修建山间小屋
B. 不用土墙修建山间小屋
C. 用石头修建小屋
D. 小屋破损严重
诗中提到的“潦雨”指的是:
A. 温和的细雨
B. 暴风骤雨
C. 春雨
D. 秋雨
诗人选择用竹子而不是土墙的原因是:
A. 竹子更美观
B. 竹子更便宜
C. 竹子与自然更和谐
D. 土墙不坚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诗有相似之处,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梅尧臣在《建德新墙诗》中更强调居住环境的改造与责任感,而王维则偏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