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竹赠武昌友人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8:56:55

诗句

爱竹曾过孝感坊,小斋清日听琳琅。

凤凰台上今朝别,不尽幽情忆武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55

原文展示:

爱竹曾过孝感坊,小斋清日听琳琅。
凤凰台上今朝别,不尽幽情忆武昌。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孝感坊欣赏过竹子,如今在我的小书房里,清晨的阳光洒入,我听着那悦耳的声音。
今天在凤凰台上与你道别,心中对武昌的深情怀念无尽无休。

注释:

  • 爱竹:喜爱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坚韧。
  • 孝感坊:孝感坊是古代地名,可能指的是一个与竹子相关的地方。
  • 小斋:指小书房或书斋,象征文人的生活环境。
  • 琳琅:指美妙的音乐声,这里可能指自然的声音或竹子的声响。
  • 凤凰台:古代名胜,常用于聚会或欣赏风景的地方,象征着离别的场所。
  • 武昌:古地名,诗人对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担任内阁首辅。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士奇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武昌的思念之情。诗中透出对竹子的喜爱,象征其高洁品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清幽环境中对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约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以及在清晨静谧环境中听音乐的悠然自得,暗示出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离别,表达了他与友人分别时的眷恋与无奈。在“凤凰台上今朝别”中,凤凰台不仅是离别的地点,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回忆。最后一句“不尽幽情忆武昌”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自然及故乡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竹曾过孝感坊: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并提及与竹子有关的地点,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 小斋清日听琳琅:描绘了诗人在小书房中享受清晨阳光和美妙音律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3. 凤凰台上今朝别:凤凰台作为离别的场所,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同时也引发对友人的思念。
  4. 不尽幽情忆武昌: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对武昌的思念是无尽的,充满了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作为高洁的象征,寓意诗人的志向与品格。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竹子、小书房、凤凰台等意象,构建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友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喜爱与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展现出一种既有文人气质又充满人情味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也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小斋:代表诗人的生活环境与文人情怀,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凤凰台:象征离别的地点,承载着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 武昌: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浓厚的乡愁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凤凰台”象征什么? A. 离别的地方
    B. 友人的住所
    C. 诗人的书房
    答案:A

  2. 填空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在诗中体现为“___曾过孝感坊”。 答案:爱竹

  3. 判断题:诗中没有提到对故乡的思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杨士奇的《题竹赠武昌友人其二》同样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哲思,而后者则更强调情感的深度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杨士奇诗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盐池 长淮晚望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病中 论诗三十首·其五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临江仙 元鲁县琴台 人月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包含钩的词语有哪些 不避子卯 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伏 旷日持久 严师出高徒 面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空黄 佐国之谋 包含诞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白色收入 包含眊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不管不顾 隹字旁的字 随声吠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