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30:56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
照愁无白日,吹老有悲风。
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
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
整夜与亡灵相见,梦中仍能听见他的声音和容貌。
白天没有光明,只剩下忧愁;秋风吹来,带来悲伤。
我在地下的身影应该已无踪影,而在人间的路途也已走到尽头。
霜华覆盖了青草,是否愿意放走白发老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白头翁”常用来比喻年老者,诗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20年),字庭坚,号铁崖,明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官员。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之际,作者可能因个人遭遇及时代背景而感到深刻的忧愁与无奈。
《癸酉秋怀 其六》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沉思的诗,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失落的情感。前两句“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表明了诗人对已逝之人的思念,梦中的重逢使得失去的痛苦更加真实。接下来的“照愁无白日”,则将忧愁与日常生活结合,暗示白天的光明无法驱散内心的悲哀。诗中“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更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奋斗已无路可走,着重强调了生命的渺小与无常。最后一句“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用自然景象来映射老去的无奈,表达了对衰老与死亡的无言感慨。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交织复杂,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时间和亲人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衰老无奈的深刻思考,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夜精魂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
A. 自己
B. 亡者
C. 朋友
“霜华满青草”中的“霜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寒冷与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诗人对“白头翁”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
C. 轻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癸酉秋怀 其六》与李白的《静夜思》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老去与死亡的主题,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