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时间: 2025-04-29 17:51:10

诗句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

鹏飞碧海终难见,

鹤入青霄岂易寻。

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

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1:10

原文展示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李山甫 〔唐代〕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 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 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 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梦中我徘徊在清华宴会的深处,洞宫在清晨沉沉地横锁着。 大鹏飞越碧海终究难以见到,仙鹤飞入青天岂是轻易能寻。 六尺的羁魂迷失了方向,两行愁苦的泪水向知音致谢。 平生只以凌风飞翔为耻,随和地得到鸣珂进入禁林。

注释

字词注释:

  • 梦绕:梦中徘徊。
  • 清华宴地:指高雅的宴会场所。
  • 洞宫:指深邃的宫殿。
  • 横锁:横亘封闭。
  • 晓沈沈:清晨的沉寂。
  • 鹏飞碧海:比喻宏伟的志向或远大的目标。
  • 鹤入青霄:比喻高洁的志向。
  • 六尺羁魂:指自己的灵魂受困。
  • 迷定止:迷失方向。
  • 愁血:愁苦的泪水。
  • 谢知音:向知音致谢。
  • 凌风翼:比喻高傲的姿态。
  • 鸣珂: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此处指得到官职。
  • 禁林:指皇宫内的园林。

典故解析:

  • 鹏飞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比喻宏伟的志向。
  • 鹤入青霄:比喻高洁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此诗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李山甫在拜访翰林学士刘氏时未遇而作,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首联以“梦绕清华宴地深”开篇,描绘了一个高雅而深邃的梦境,而“洞宫横锁晓沈沈”则暗示了现实的封闭与沉寂。颔联以“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表达了对宏伟志向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颈联“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愁苦。尾联“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高傲,而是随和地追求官职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绕清华宴地深”:诗人梦见自己徘徊在高雅的宴会场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2. “洞宫横锁晓沈沈”:洞宫在清晨沉沉地横锁着,暗示了现实的封闭与沉寂。
  3. “鹏飞碧海终难见”:大鹏飞越碧海终究难以见到,表达了对宏伟志向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4. “鹤入青霄岂易寻”:仙鹤飞入青天岂是轻易能寻,进一步强调了高洁志向的难以实现。
  5. “六尺羁魂迷定止”:自己的灵魂受困,迷失了方向,抒发了内心的迷茫。
  6. “两行愁血谢知音”:愁苦的泪水向知音致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知音的感激。
  7. “平生只耻凌风翼”:平生只以凌风飞翔为耻,表达了诗人不愿高傲的态度。
  8. “随得鸣珂上禁林”:随和地得到鸣珂进入禁林,表达了诗人随和地追求官职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鹏飞碧海”、“鹤入青霄”,比喻宏伟和高洁的志向。
  • 对仗:如“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不愿高傲,而是随和地追求官职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绕清华宴地:高雅的宴会场所。
  • 洞宫横锁:深邃的宫殿,暗示现实的封闭。
  • 鹏飞碧海:宏伟的志向。
  • 鹤入青霄:高洁的志向。
  • 六尺羁魂:自己的灵魂受困。
  • 愁血:愁苦的泪水。
  • 鸣珂:得到官职的象征。
  • 禁林:皇宫内的园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鹏飞碧海”和“鹤入青霄”分别比喻了什么? A. 宏伟的志向和高洁的志向 B. 现实的困境和高洁的志向 C. 宏伟的志向和现实的困境 D. 现实的困境和宏伟的志向

  2. 诗中“六尺羁魂迷定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迷茫和愁苦 B. 高傲和自豪 C. 随和和满足 D. 宏伟和高洁

  3. 诗中“平生只耻凌风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高傲 B. 随和 C. 迷茫 D. 愁苦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
  • 杜甫《登高》: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与李山甫此诗都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李山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 约鲁山兄 次韵十二神体 其一 次韵费司法 贺新凉(戊申生日) 拔滩 山居十首 其五 观梅 其一 明日诗至过相称谓次韵还之 简杜子昕节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络脉 谬想天开 年华欲催 诸亲六眷 青云直上 鬯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公宇 国标 耳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遐暨 一秉虔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句栉字比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