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汉史》

时间: 2025-05-04 03:28:49

诗句

四百年间反覆寻,汉家兴替好沾襟。

每逢奸诈须挼手,

真遇英雄始醒心。

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

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49

原文展示:

读汉史 李山甫 〔唐代〕 四百年间反覆寻,汉家兴替好沾襟。 每逢奸诈须挼手,真遇英雄始醒心。 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 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

白话文翻译:

在四百年的历史中反复探寻,汉家的兴衰变迁令人泪沾衣襟。 每当遇到奸诈之人必须警惕,真正遇到英雄才能唤醒心灵。 王莽篡位时国家曾一度半毁,曹操接手后便迅速平定混乱。 当时那些虚受君恩的人,只是在史册中留下鬼魅般的影子。

注释:

  • 反覆寻:反复探寻、研究。
  • 沾襟:泪沾衣襟,形容悲伤。
  • 挼手:警惕、防备。
  • 醒心:唤醒心灵,指受到启发或感动。
  • 王莽:西汉末年权臣,篡位建立新朝,后被推翻。
  • 曹公:指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曾平定乱世。
  • 平沈:平定、安定。
  • 青编:指史书、史册。
  • 鬼林:鬼魅般的影子,形容虚伪或无足轻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社会现实、历史感慨等。此诗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反思,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影射,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奸诈之徒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四百年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历史的兴衰变迁,以及英雄与奸诈的对立。诗中“四百年间反覆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研究,也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每逢奸诈须挼手,真遇英雄始醒心”则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奸诈之徒的警惕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最后两句“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则讽刺了那些虚伪无能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史册中留下的只是鬼魅般的影子,毫无价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奸诈的警惕,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百年间反覆寻”:诗人对汉代四百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反思。
  2. “汉家兴替好沾襟”:汉家的兴衰变迁令人感到悲伤,泪沾衣襟。
  3. “每逢奸诈须挼手”:每当遇到奸诈之人,必须保持警惕。
  4. “真遇英雄始醒心”:只有真正遇到英雄人物,才能唤醒心灵,受到启发。
  5. “王莽弄来曾半破”:王莽篡位时,国家曾一度陷入半毁的状态。
  6. “曹公将去便平沈”:曹操接手后,迅速平定了混乱,使国家安定。
  7. “当时虚受君恩者”:那些当时虚受君恩的人。
  8. “谩向青编作鬼林”:只是在史册中留下鬼魅般的影子,毫无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谩向青编作鬼林”中,将虚伪无能的历史人物比作鬼魅,形象生动。
  • 对仗:“每逢奸诈须挼手,真遇英雄始醒心”中,“奸诈”与“英雄”、“挼手”与“醒心”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奸诈之徒的警惕。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传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奸诈的警惕,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意象分析:

  • “四百年间”:时间的漫长,历史的厚重。
  • “汉家兴替”:国家的兴衰,历史的变迁。
  • “奸诈”与“英雄”:奸诈之徒与英雄人物的对立,历史的正反面。
  • “青编”:史册,历史的记载。
  • “鬼林”:鬼魅般的影子,虚伪无能的历史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每逢奸诈须挼手”中的“挼手”是什么意思? A. 警惕 B. 放松 C. 握手 D. 挥手

  2. 诗中提到的“王莽”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西汉 B. 东汉 C. 三国 D. 唐朝

  3. 诗中“谩向青编作鬼林”中的“青编”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布 B. 史册 C. 青草 D. 青铜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通过对历史古迹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兴衰和人物的悲剧。

诗词对比:

  • 李山甫的《读汉史》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两者都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李山甫的《读汉史》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两者都涉及历史的兴衰,但《长恨歌》更多地聚焦于个人悲剧,而《读汉史》则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李山甫的诗歌创作。
  • 《中国历史大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历史典故。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为处梅作) 壶中天(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晖山堂) 风入松(赋稼村) 潇潇雨/踏莎行 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 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渡江云(怀归) 珍珠令·桃花扇底歌声杳 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摸鱼子·又孤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蓬门 乌蓝 耒字旁的字 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草止 落纸如飞 不世之功 花钗 夕字旁的字 辰太 众人国士 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积薪候燎 怀金垂紫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