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卖花声 丁莲洲草桥惊梦图,为佘侣梅题。》

时间: 2025-04-27 18:04:50

诗句

烟月淡浮纱。

树静无鸦。

佩声闪闪袂遮遮。

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

小语背梨花。

记共伊家。

分明春影瘦些些。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50

原文展示:

烟月淡浮纱。树静无鸦。佩声闪闪袂遮遮。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小语背梨花。记共伊家。分明春影瘦些些。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

白话文翻译:

烟雾弥漫的月色如轻纱般柔和,树木静悄无声,没有一只乌鸦。佩戴的铃声闪烁,衣袖轻掩着。因怕两边的发髻在风露中显得寒冷,我对她也感到怜惜。轻声细语像梨花般悄然无声,记得我们曾在她家里一起度过时光。明明春天的影子已显得瘦弱,但只要夜晚能频频入梦,我便怨恨这天涯分隔。

注释:

  • 烟月:烟雾弥漫的月光,形容夜色朦胧。
  • 佩声:佩戴的铃声,指女子衣饰上的铃铛声。
  • 袂遮遮:衣袖轻轻掩盖,形容柔美的姿态。
  • 怯得:害怕、担心。
  • 两鬟:指女子的发髻。
  • 小语:轻声细语,温柔的交谈。
  • 梨花:象征洁白、清雅之美。
  • 春影瘦:春天的身影显得瘦弱,暗示春天的短暂和凋零。
  • 怨甚天涯:对遥远的距离感到怨恨,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70-174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谷雨,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词作与诗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卖花声》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高峰期。诗中蕴含了对爱情的思索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关注与表达。

诗歌鉴赏:

《卖花声》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温柔而忧伤的场景。诗人在烟月朦胧的夜晚,细致地描绘出女子优雅的姿态和心中的怜惜。开头的“烟月淡浮纱”便设定了一个柔和而梦幻的氛围,树木的静谧与无人打扰的夜晚,营造了一个适合思念的空间。

接着,佩声与衣袂的描写,更是将女子的柔美与纤细展现得淋漓尽致。两鬟在风露中的冷意,不仅是对女子的怜惜,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随后的“小语背梨花”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与温馨,梨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情感是清新而不染尘埃。

最后的“怨甚天涯”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诗人对夜晚梦境的渴望,反映了对情感的依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深深的惆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月淡浮纱:夜色如烟,月光柔和,仿若轻纱般飘浮,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2. 树静无鸦:树木寂静,夜空中没有乌鸦,进一步增强了宁静的氛围。
  3. 佩声闪闪袂遮遮:女子身上的铃声清脆响亮,衣袖轻轻掩住,展现女子的娇羞与优雅。
  4. 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因怕冷而忧虑,诗人对她的怜惜之情流露无遗。
  5. 小语背梨花:轻声细语仿佛在与梨花对话,传达出亲密与温柔。
  6. 记共伊家:回忆起曾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增添了怀旧之情。
  7. 分明春影瘦些些:春天的影子显得单薄,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感情的淡薄。
  8.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只希望在梦中相聚,感叹彼此的距离遥远,充满了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月淡浮纱”,将月光比作轻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春影瘦些些”,将春影赋予了人的形态,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如“佩声闪闪袂遮遮”,在音韵上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诗人将温柔与忧伤交织,展现了深邃的人性情感,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月:象征模糊的思念与梦幻的情感。
  2. 佩声:代表女性的优雅与美丽,传递出细腻的情感。
  3.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暗示爱情的清新。
  4. 春影: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隐喻感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烟月淡浮纱”中的“烟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朦胧的夜晚
    • C. 烟雾缭绕的山峰
    • D. 大海的波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佩声闪闪袂遮遮”中的“佩声”是指_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欢愉与期待。(对/错)

答案:

  1. B
  2. 铃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卖花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二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卖花声》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如梦令》则略显轻快,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姚燮研究》

相关查询

玩月有感 镜道中吹箫 飞龙引 鄱阳秋夕 题徐稚湖亭 酬元亨上人 续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 续古二十九首 其十三 续古二十九首 其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器 爪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动开头的成语 逊服 卤字旁的字 阳模 诸若此类 无二诺 三分钟热度 枷革 車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千乘之王 国富民安 倚官挟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