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后曲 其四》

时间: 2025-04-30 22:18:20

诗句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

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20

原文展示

西湖后曲 其四
作者: 何绛 〔明代〕
忘机亭接集鸥涯,秋月秋风事事佳。
世上机心忘已尽,不知何事复伤怀。

白话文翻译

在忘机亭旁边,是鸥鸟聚集的地方,秋天的月亮和秋风都让人觉得非常美好。世间的复杂心思我已经全部抛开,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会让我再感到伤怀。

注释

  • 忘机亭:意为忘记机心之亭,是一种象征心境宁静、忘却世俗纷扰的场所。
  • 集鸥涯:鸥鸟聚集的地方,意象中带有自然的宁静和美。
  • 秋月秋风:秋天的月亮和秋风,传达出一种清凉和宁静的意境。
  • 机心:指复杂的心思或世俗的牵挂。
  • 伤怀:指心中感到悲伤或忧愁。

典故解析

  • 忘机:出自《庄子》,意指忘却心机、世俗的情感,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绛(约1543—1624),字子云,号秋壑,明代诗人,与李贺、白居易并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西湖的宁静景色,表达对世事的超脱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西湖后曲 其四》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首句“忘机亭接集鸥涯”,直观地描绘了忘机亭的环境,诗人身处于静谧的自然中,仿佛与鸥鸟共舞,心灵得到了洗涤。接着提到“秋月秋风事事佳”,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愉悦紧密相连,透出一种淡淡的惬意与满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剖析,表达了对世俗繁杂的透彻理解与拒绝,似乎在说,既然已然放下了过去的机心,那就无需再为任何事情感到忧伤。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超然态度,仿佛在呼唤读者也能追求这种宁静的心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忘机亭接集鸥涯”:描绘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忘机亭与鸥鸟栖息的场景相连,暗示诗人希望忘却世俗的纷扰。
    • “秋月秋风事事佳”:秋季的自然景色美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生活的满足。
    • “世上机心忘已尽”:表达了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与牵挂,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解脱。
    • “不知何事复伤怀”:最后一句是对自我的反思,虽然内心已然放下,但仍有些许疑惑,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月秋风”,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
    • 意象:通过秋月、秋风、鸥鸟等自然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心灵的宁静,超越世俗的纷扰,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忘机亭:象征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 秋月秋风:代表自然的美好,传达出一种清新、恬静的情感。
  • 集鸥涯:象征自然与和谐,体现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忘机亭”象征着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世俗的纷扰
    • C. 心灵的宁静
  2. “秋月秋风事事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满足
    • C. 疲惫
  3. 诗人最后一句“不知何事复伤怀”意味什么?

    • A. 诗人忘记了所有
    • B. 诗人仍有疑惑
    • C. 诗人感到快乐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共鸣。

诗词对比

  • 《西湖后曲 其四》 vs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何绛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李白则更多关注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何绛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题李云叟画轴,兼寄江安杨简卿明府二绝 壶春堂 送遂宁何道士自潭湘归蜀 合江亭 宴坐庵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 戏题愚溪 春日览镜有感 赏心亭再题 寄题向抚州采菊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中山狼 豸字旁的字 同志合道 赤字旁的字 牵四挂五 分乖 是开头的成语 会票 儿字旁的字 不文不武 西羌 拟订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坚忍质直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