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纪咏和阳羡谢山人韵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1 23:14:49

诗句

翡翠如屏叠嶂围,碧纱笼罩晚烟霏。

红裾玉面偏遥见,几处菱歌信棹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4:49

原文展示

翡翠如屏叠嶂围,
碧纱笼罩晚烟霏。
红裾玉面偏遥见,
几处菱歌信棹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西湖的美丽景色。翠绿的山峦如屏风般重叠环绕,碧绿的纱幕笼罩着晚霞的烟霭。远处隐约可见穿着红裙、面容如玉的人,几处湖面上传来了菱歌,伴随着帆船的归航。

注释

  • 翡翠:绿色的宝石,这里形容山峦的颜色。
  • 如屏:像屏风一样,形容山的层叠。
  • 叠嶂:重叠的山峰。
  • 碧纱:绿色的纱帐,形容湖面上轻雾缭绕的景象。
  • 晚烟霏:晚上的烟雾氤氲。
  • 红裾:红色的裙子。
  • 玉面:形容女子的容貌如玉般美丽。
  • 菱歌:指菱角采摘时的歌声。
  • 信棹归:信号或标志性的帆船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遂球,明代诗人,生于文人荫庇的环境中,自幼受到良好的诗书熏陶。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致为题材,风格清新,讲究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西湖期间,旨在描绘西湖的秀美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开篇用“翡翠如屏叠嶂围”描绘了西湖周围的青山,仿佛是天然屏风将湖泊环绕,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接着“碧纱笼罩晚烟霏”描绘了傍晚时分湖面上弥漫的轻雾,展现了西湖的柔美和神秘。

诗中的“红裾玉面偏遥见”,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边女子的美丽,给人以画面感,仿佛眼前就有一个优雅的身影。最后一句“几处菱歌信棹归”则增添了生活气息,描绘了采摘菱角的人的欢声笑语,以及归来的渔船,赋予了整首诗一种生动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西湖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流露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翡翠如屏叠嶂围:这句通过比喻,将青山的颜色与翡翠相提并论,突显出山峦的叠嶂之美。
  2. 碧纱笼罩晚烟霏:描绘傍晚时分,湖面如同被青纱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3. 红裾玉面偏遥见:远处的女子,穿着红裙,面容如玉,意象生动,富有诗意。
  4. 几处菱歌信棹归: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气息与乐趣,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翡翠”和“屏”,将自然景观与宝石相对比,增强了诗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红裾”和“玉面”形成一种视觉的美感,令人遐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美景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翡翠:象征着美丽与珍贵。
  • 碧纱:代表着轻柔与梦幻。
  • 红裾: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菱歌:代表着生活的乐趣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形容山的颜色的词是: A. 碧纱
    B. 翡翠
    C. 晚烟霏

  2. 诗中提到的女子穿什么颜色的裙子? A. 白色
    B. 红色
    C. 蓝色

  3. 诗中描写的地方是? A. 黄山
    B. 西湖
    C. 太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西湖春晓》——张岱

诗词对比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更侧重于雨后景象的清新与生机,与黎遂球的作品在意境上形成对比,前者的细腻与后者的优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传记》
  • 《西湖文化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叩门多不能接往往独坐至晚戏作 园中作 病中戏书三首 其二 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 水亭 明日复雨排闷 晚秋农家 醉书秦望山石壁 夜坐灯灭戏作 夜梦从数客雨中载酒出游山川城阙极雄丽云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支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辨难 观于海者难为水 灵洲 一厘一毫 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家破人亡 糹字旁的字 灿若繁星 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高 一尘不涉 魂惊胆落 包含脂的词语有哪些 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尘仆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