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3:48
独不见
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春天的风和阳光如此明媚,柳树苍翠,花朵像霰一样纷纷飘落。
姐妹们争着梳理各自的发髻,手中争相把玩着合欢扇。
香气从贾娘的手中飘散,面颊上被粉妆掩映的何郎却不见踪影。
我最恨的是卷帘的时刻,那时我满怀情意,却独自一人无法见到他。
“贾娘”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中对美丽女子的称谓,反映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合欢扇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扇子,象征着爱情与友情。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写成,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爱慕之人的思念与渴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恋爱风俗。
《独不见》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与情感相思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姐妹们争相梳理发髻、玩扇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出一种青春活泼的气氛。然而,在这美好的春光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孤寂和失落,因为他无法见到心中所爱之人。
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开头的明媚春光和姊妹的嬉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尤其是在“最恨卷帘时”一句中,诗人用“恨”字道出了对无法相见的深切遗憾,这种感情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春光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柳绿花如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的轻盈。同时,情感的抒发也通过对比手法得以强化,春日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相思的苦涩。诗人在描绘春光的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爱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中“春风艳阳色”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
A. 冬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夏季
诗中“最恨卷帘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忧伤
“合欢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战争
D. 自然
在王维的《相思》中,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但其用词更为直接,情感则更加浓烈。两者皆呈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但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