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花游 其二 初春江上载酒,有怀》

时间: 2025-04-27 08:40:53

诗句

断云做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

雪残未扫。

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

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

系孤棹。

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

心事空缥缈。

对残霸宫城,旧家池沼。

追游趁早。

画十年影事,东风吹帽。

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

暮寒峭。

问青篷载愁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0:53

扫花游 其二 初春江上载酒,有怀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断云做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
雪残未扫。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
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
系孤棹。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
心事空缥缈。对残霸宫城,旧家池沼。
追游趁早。画十年影事,东风吹帽。
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
暮寒峭。问青篷载愁多少。

白话文翻译:

云朵在晚霞中变得模糊,水边的驿站没有花儿,画船悄然驶来。
残雪还未被扫除,阊门半掩,不知春天已经来临。
我对西施的思念已久,不想与吴王斗草。
系好孤舟,叹息人远在五湖之外,归雁已经迷失。
心事如缥缈的烟雾,无处寄托,面对残存的霸宫城和旧时的池沼。
趁早去游玩吧,画下十年的影事,东风吹拂着我的帽子。
江边初开的梅花,嘲笑我已经垂垂老矣。
寒意仍然刺骨,问青篷舟上,载着多少愁苦。

注释:

  • 阊门: 指长安的门,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离别。
  • 西施: 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常用来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吴王斗草: 典出《越绝书》,描述吴王与西施斗草的情景,象征爱情与争斗。
  • 青篷: 指用青布遮盖的小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精通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借江上游览之际,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透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江上初春的景象。开篇以“断云做暝”引入,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春的降临。接着,诗人通过“雪残未扫”和“阊门半掩”表现出一种失落与期盼,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却又让人感到一丝不安。

“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爱情的怀念,似乎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到深深的无奈。接下来的“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展现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与孤独感在此刻愈发明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春天的渴望,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后以“问青篷载愁多少”收尾,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断云做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描写春天初至,云朵和水的宁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郁。
    2. “雪残未扫。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雪的残留与阊门的半掩,象征春的到来让人意外。
    3. “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往事的留恋。
    4. “系孤棹。”:孤独的摇橹,使诗人感受到人生的孤独。
    5. “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感叹人远天涯,归雁失去踪影。
    6. “心事空缥缈。”:内心的忧虑无处寄托,犹如缥缈的烟雾。
    7. “对残霸宫城,旧家池沼。”:对昔日繁华的追忆,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8. “追游趁早。”:鼓励自己把握当下,不要错过时光。
    9. “画十年影事,东风吹帽。”:描绘过去的影像,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
    10. “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梅花的绽放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对比,表现出岁月的无情。
    11. “暮寒峭。问青篷载愁多少。”:寒冷的暮色与心中的愁苦交织,诉说生命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对仗: “画船来悄”与“雪残未扫”,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 “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比喻: “心事空缥缈”,将心事比作无形的烟雾,增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 代表流动的时间与生命。
  • 梅花: 象征坚韧与生机,暗示春天的到来。
  • 青篷: 代表游子的孤独与愁苦。
  • : 象征过去的沉重与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阊门”指的是哪里? A. 城门
    B. 大门
    C. 小门
    D. 梅门

  2. “久欠西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爱情的怀念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友人的思念

  3. 诗中“青篷”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友谊
    D.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易顺鼎的《扫花游》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注重于春天的描绘与内心的孤独,后者则侧重于酒中的豪情与人生的畅快。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三辰砚屏歌 初秋玩月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 其二 菊 嘲稚子 过胥口镇 早入东省残月初上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闲世界 将睡四首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药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旌祀 衣字旁的字 熏风解愠 子字旁的字 日饮无何 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羊膜 臣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运筹演谋 鬲字旁的字 诸事麇集 能言巧辩 墟巷 莫展一筹 谗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