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时间: 2025-05-06 02:56:15

诗句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

早梅未折。

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

澹黄月。

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

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

画篷一叶。

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

艳悰歇。

对天涯梦云休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15

原文展示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作者:易顺鼎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
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
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
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
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听到风声和雨声,仿佛又听见了江边吴宫的悠扬乐声,还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早开的梅花还没有折下,诗人担心自己因循守旧,错过了赏灯的时节。年华如同柔软的玉石,似乎被昆刀悄然切割,留下了淡淡的黄月光。笛声从花外传来,奏起了三段乐曲。远方的消息已然绝迹,回忆起曾经酒醉横塘,划着鸳鸯舟的往事。画舫轻轻一叶,令人感到怅惘,那秋天的娘子渡口,水面寒冷,筝声哽咽。春天的嗔怒,令旧日的心情瞬间分离。艳丽的情感,也渐渐停止。对天涯的梦与云,不必再多言。

注释

  • 吴宫:指的是古代吴国的宫殿,象征着江南的美景与文化。
  • 早梅:早春盛开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昆刀:比喻时间流逝,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 三叠:指笛声的曲调,表现出音乐的优美。
  • 鸳楫:指的是用鸳鸯划的船,象征着爱情与浪漫。
  • 秋娘渡口:可能指渡船的地方,带有淡淡的忧伤。
  • 春嗔:春天的嗔怒,意指春天的情绪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40-约1710),字季明,号秋谷,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特见解。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江南风情,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初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景与个人情感,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扫花游 其一》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的“听风听雨”,便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又引入了梅花、笛声、酒醉等意象,展现出一种怀旧而又感伤的情感。

诗中“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这一句极为精彩,既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又隐含了对美好年华的惋惜。情感在细腻之中流露,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悲伤与感慨。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伴随着“怅秋娘渡口”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清晨,诗人耳边回响的自然声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表达了对早春梅花的期待,担心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隐喻时间的无情,年华如玉,易碎而短暂。
  • “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描写了春夜的宁静与音乐的优美,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回忆往昔,体现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 “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通过秋娘渡口的意象,表达了离愁别绪。
  •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春天的变化使得旧日情感戛然而止,透露出一种失落感。
  • “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情感的终止,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华比作“软玉”,暗示其珍贵与易逝。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细腻情感,反映出一种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带来变化。
  • 梅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希望。
  • 笛声: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 :象征着欢聚与友谊的美好时光。
  • 渡口: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早梅”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结束
    C. 冬天的寒冷

  2. “软玉年华”中的“软玉”用来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美丽

  3. “怅秋娘渡口”中“秋娘”指的是什么?
    A. 秋天
    B. 离别的情感
    C. 诗人的友人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易顺鼎与李白的诗作都充满了自然的描写,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易顺鼎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 杜甫的《春望》与易顺鼎的《扫花游》都反映了对春天的感慨,杜甫的诗更偏向于国事与民生,而易顺鼎则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易顺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步阮亭红桥韵二首 其一 浣溪沙 题抱香室填词图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九 访炼师 浣溪沙 春思 浣溪沙·咏冬花四阕,次答翼民树五 其一 水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腰五斗 卤池 口字旁的字 只轮无反 远被 羽字旁的字 时间差 颜筋柳骨 宾入如归 包含测的词语有哪些 露水相逢 肤皮潦草 爿字旁的字 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警愦觉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