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15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作者:易顺鼎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
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
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
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
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听到风声和雨声,仿佛又听见了江边吴宫的悠扬乐声,还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早开的梅花还没有折下,诗人担心自己因循守旧,错过了赏灯的时节。年华如同柔软的玉石,似乎被昆刀悄然切割,留下了淡淡的黄月光。笛声从花外传来,奏起了三段乐曲。远方的消息已然绝迹,回忆起曾经酒醉横塘,划着鸳鸯舟的往事。画舫轻轻一叶,令人感到怅惘,那秋天的娘子渡口,水面寒冷,筝声哽咽。春天的嗔怒,令旧日的心情瞬间分离。艳丽的情感,也渐渐停止。对天涯的梦与云,不必再多言。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40-约1710),字季明,号秋谷,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独特见解。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江南风情,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初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景与个人情感,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扫花游 其一》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的“听风听雨”,便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又引入了梅花、笛声、酒醉等意象,展现出一种怀旧而又感伤的情感。
诗中“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这一句极为精彩,既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又隐含了对美好年华的惋惜。情感在细腻之中流露,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悲伤与感慨。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伴随着“怅秋娘渡口”的忧伤,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抒发,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细腻情感,反映出一种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早梅”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结束
C. 冬天的寒冷
“软玉年华”中的“软玉”用来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美丽
“怅秋娘渡口”中“秋娘”指的是什么?
A. 秋天
B. 离别的情感
C. 诗人的友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