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5:22
扫花游 题王蒲衣子深庐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柳塘荡漾,正片片寒鸥,乱红争浴。
问谁水曲。把秦人洞穴,影藏深竹。
白犬黄鸡,亦爱渔郎信宿。
雨新足。喜灌溉稍閒,能把书读。
山翠低染屋。恁耐得青青,十眉春绿。
傍檐种菊,渐参差逗出,数峰麋鹿。
玉瓮霞浮,尽尔神仙厚禄。
过幽谷。听莺声,又兼丝肉。
在柳塘里,水波荡漾,寒鸥盘旋,纷纷争相嬉戏。
我想问谁在水边吟唱?像秦人那样的洞穴,隐藏在深竹之间。
白色的狗和黄色的鸡,喜爱渔郎的宿舍。
新雨过后,心情愉悦,正好可以在田间阅读书籍。
山的翠色低低地映衬着屋子。你耐得住这青翠,春天的十眉绿意。
屋檐旁种上菊花,渐渐地有些错落,几座山峰像麋鹿般遥远。
玉瓮在霞光中浮现,尽享神仙般的厚福。
走过幽静的谷地,听到黄莺的歌声,还有丝绸般的肉声。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8-1640),字子衡,号雪渔,明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屈大均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扫花游 题王蒲衣子深庐》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诗人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柳塘荡漾,正片片寒鸥,乱红争浴”开篇即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营造出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寒鸥的飞舞与水波的荡漾,让整幅画面充满生机。
后面的描绘转向生活的细节,白犬和黄鸡的出现,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诗中“喜灌溉稍閒,能把书读”一句,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及其对于知识的渴望。最后,诗人用“过幽谷,听莺声,又兼丝肉”来结束,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心灵自由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折射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雨新足”意指?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