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2
临江仙 徐州
作者:杨圻(清代)
如此江城烟草绿,山庭燕子飞飞。
英雄也怯暮春时,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
一自台城春去后,年年幽恨谁知。
无由相见但相思,觉来窗暗,惆怅绿阴肥。
这座江边的城市烟草绿意盎然,山上的庭院里燕子在飞舞。即使是英雄也在这暮春时节感到畏怯,落花在风中飘零,我含着泪水对着空枝感伤。从台城春天过去之后,年年积压的幽怨又有谁能懂?无奈无法相见,只能相思,觉察到窗外昏暗,心中惆怅,绿荫愈加繁茂。
作者介绍:杨圻是清代的诗人,字子夷,号柳烟,生于江苏,长于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风格细腻而感伤。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江城的春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故乡与情感的眷恋。
《临江仙 徐州》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江城春景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忧伤。开篇以“江城烟草绿”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让人嗅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紧接着“英雄也怯暮春时”,则将个人情感提升到更高的层面,表现出即使是豪杰也会在春天的柔情中感到无奈与惧怕,暗示着爱情的脆弱与人性的复杂。
后半部分的“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则是对失去的深刻反思,空枝象征着失落的爱情,泪水则是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诗中“年年幽恨谁知”透出一份孤独的情感,尽管时间流逝,内心的苦楚却依然无处倾诉。最后一句“觉来窗暗,惆怅绿阴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窗外绿阴的繁盛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爱情的惆怅,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展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伤。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圻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落花风底,含泪对空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的“江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徐州
C. 南京
D. 上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